用心护“心”,23名云南绿春先心患儿在沪接受治疗-LMLPHP

“身体恢复得不错,各项指标都很好。”听到这一消息,6岁的晓佳笑了。虽然无法理解具体的意思,但她聪明地从医生竖起的大拇指中获取了讯息。

晓佳来自云南绿春,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

2岁时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但这个瘦弱的女孩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援滇医疗队的帮扶下,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二次治疗机会。她被及时发现并获得免费抵沪诊疗机会。

国庆节过后的第二天,儿科医院心血管中心主任贾兵教授带领一众骨干为她施行了修补术。“这个女孩患有重度肺动脉高压,经过完善相关检查和治疗,所幸仍能赢得手术的机会。”贾兵说,“术后肺动脉高压如能恢复正常,那么她将像正常人一样健康成长。”

小女孩很坚强,仅过去两天,她今天顺利从监护病房转回了普通病房。

与晓佳同批获益的,还有来自云南绿春的23名先心患儿,国庆前同时抵沪接受免费治疗。

根据病情不同,他们分批接受了导管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好消息是,明天又将有7名康复后的孩子带着祝福出院返滇。

一年派驻九批医疗队员支援绿春

作为云南红河州绿春县人民医院的对口支援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自2019年6月开始,至今已先后派驻九批医疗队员对其开展医疗扶贫。

在医疗帮扶过程中,援滇医疗队发现,在中高海拔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儿童中,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肺动脉高压等疾病的发病率尤其高。部分患儿直到成年后才会因出现心衰症状就诊,延误诊断会显著增加手术风险,极大地影响生命和生活质量,甚至失去治疗机会,早期开展主动筛查显得尤为必要。

如何更好地贯彻健康扶贫精神,及早发现并救治到更多的心脏病患儿?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医生赵趣鸣萌生了为孩子们筛查心脏病的想法。儿科医院院长黄国英大力支持,他专门协调借调了一部便携式多功能超声心动图仪,为筛查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今年4月,复旦儿科医院、绿春县政府、教育局和卫健委共同携手,绿春县启动筛查工作,首次对境内所有中小学生进行无差别免费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筛查。

用心护“心”,23名云南绿春先心患儿在沪接受治疗-LMLPHP

▲复旦儿科医院院长黄国英为这批幸运的患儿送上了书包等慰问礼品

一个半月惠及2万余名中小学生

受疫情影响,筛查工作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完成。

然而有的筛查点要深入偏远的山沟,加上当地正值雨季,山路崎岖、常遇山体滑坡,筛查工作的挑战和艰辛可想而知。但就是这样的环境,赵趣鸣硬是凭着一车两人、一箱一包,开启了筛查之旅。

历时一个半月,团队走遍了5个乡镇的全部22所中小学校。“根据不同学校的筛查体量,每天至少筛查500人,最高纪录一天筛查达到1500人!”

在本次心脏超声检查的21861名孩子中,共发现800余名儿童有不同程度的心脏问题,其中先心病患儿279人(发病率12.8‰)、风心病患儿270人(发病率12.3‰),两者发病率均远高于预期,其他心脏疾病/异常258人。同时,筛查出问题的孩子中,有200余人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我们采用心脏超声筛查,准确性可接近100%。”赵趣鸣坦言,“有太多的孩子因为没有被及时发现而已出现了严重的症状,为了维护这些孩子的健康,我们要继续做的事情还很多。”

用心护“心”,孩子们来上海了

6月22日,在上海的大后方,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血管中心主任贾兵、心内科主任刘芳、心超室主任马晓静坐镇远程医学中心,与远在云南的援滇医疗队员赵趣鸣医生、陈伟呈医生等连线,为这批被筛查出来的患儿做心超图像评估、提出处理建议,商定手术指征患儿的诊疗方案等。

随后,复旦儿科医院领导层、心血管专家团队、社工部和慈善基金会经过多方讨论,决定对云南筛查出的心脏病儿童进行免费救治,并制定严密的来沪救治方案。

经沪滇各方的共同努力,首批来自云南绿春的6位先心患儿已于8月3日抵沪接受手术治疗。加上本次国庆节期间抵沪的第二批23名患儿,儿科医院共已救治29位云南绿春的先心患儿。

据了解,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将继续联合慈善基金,对其余需要手术救治的心脏病儿童进行最大程度的帮助,共同守护西南边陲儿童“心”健康。

10-12 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