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阜王声重现老舍经典,话剧舞台融入曲艺元素    首部“陕派戏剧”《西望长安》精彩亮相-LMLPHP

5月12日晚,由西安话剧院火柴戏剧和西安曲艺团联合出品、老舍先生编剧的著名话剧《西望长安》在新城剧场进行了内部联排。这是西安话剧院火柴戏剧携手西安曲艺团共同打造的第一部“陕派戏剧”,具有极强的讽刺意味和深刻的现实意义,再现了文学巨匠老舍先生市民文学的深刻魅力,更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全民族大融合的群像百态。

该剧由陕西著名相声演员苗阜、王声领衔主演。这是两人首次联合出演话剧,也是王声的话剧首秀。作为相声舞台上的老搭档,两位演员的语言魅力和经验默契为本剧增色不少。

苗阜王声重现老舍经典,话剧舞台融入曲艺元素    首部“陕派戏剧”《西望长安》精彩亮相-LMLPHP

苗阜王声重现老舍经典,话剧舞台融入曲艺元素    首部“陕派戏剧”《西望长安》精彩亮相-LMLPHP

话剧《西望长安》是“人民艺术家”老舍60多年前根据“新中国政治诈骗第一案”创作完成的一部五幕讽刺喜剧。老舍先生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中国戏剧发展史上重要的语言艺术大师、戏剧大家。其文字通俗幽默,颇具市井气息,为后世留下了不少传世之作。先生擅长描绘市井生活,反映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反映人民群众的现实百态,且对相声、单弦、快板等民间的语言艺术形式借鉴颇多。

1956年,老舍以生动的笔触、群像化的人物、幽默逗趣的语言,塑造了具有警示和启迪意义的现实主义经典之作《西望长安》。在该剧中,老舍用生动诙谐的笔触塑造了十余位个性鲜明的人物。《西望长安》的语言,很好地表现了先生俗白精致、雅俗共赏的文字魅力。

剧本讲述了一个荒诞而又发人深思的故事。主人公“栗晚成”用并不高明的骗术伪造履历、骗取官职,周围的人们麻痹轻信,有的甚至还帮他娶妻成家。直到某些警惕性较高的同志察觉了他欺骗行径的蛛丝马迹,才由公安机关介入调查侦破案件。2019年9月,国家大剧院再度将《西望长安》搬上首都舞台,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并以此纪念老舍先生为中国文学创作做出的卓越贡献。

苗阜王声重现老舍经典,话剧舞台融入曲艺元素    首部“陕派戏剧”《西望长安》精彩亮相-LMLPHP

苗阜王声重现老舍经典,话剧舞台融入曲艺元素    首部“陕派戏剧”《西望长安》精彩亮相-LMLPHP

《西望长安》的重新排演,无论是于国家高度,还是个人生活以及中国戏剧,都有着强烈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此次在陕西上演的《西望长安》同样由原版导演原瑾泓执导,融入了陕西秦腔、相声小段等曲艺元素,最大程度上发挥了苗阜、王声两位主演的特长,体现了陕派戏剧的风格特色。剧中富有年代感的音乐,通过演员用阿卡贝拉人生伴唱的形式呈现出来,使音乐与剧情的搭配更加灵活,与故事内容融为一体,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该剧通过故意留有破绽的方式,在舞美、音乐等方面为观众营造出看似真实、实则虚幻的感觉。大小不一的方块组成的家具、毛笔手写的牌匾、门框上飘扬的旗幌,以及由无数个纸盒砌成的围墙,都构成了该剧特有的艺术语汇,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

导演原瑾泓表示,这次与西安话剧院的合作非常愉快,尤其是看到青年演员们的认真和进步,被他们的舞台热情深深打动,看到他们就看到了戏剧未来的希望。

苗阜王声重现老舍经典,话剧舞台融入曲艺元素    首部“陕派戏剧”《西望长安》精彩亮相-LMLPHP

苗阜王声重现老舍经典,话剧舞台融入曲艺元素    首部“陕派戏剧”《西望长安》精彩亮相-LMLPHP

“这次与西安话剧院的合作期待已久。曲艺是个体艺术,而话剧更需要团体的协作和凝聚力。”主演苗阜表示,这次排演《西望长安》,可以说是第一次非常深入地了解了戏剧、感受了戏剧,对戏剧这门艺术也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主演王声在该剧中也投入了相当的热情。为演好公安厅长这一角色,他查阅了大量资料,在演出间隙认真记录,仔细琢磨表演细节,为青年演员起到了很好的榜样作用。

据悉,《西望长安》是西安话剧院火柴戏剧继《厨子、罐子、诚管儿子》、《震惊》、《哈姆雷特》、《朱尔旦》之后的第五部作品。从《朱尔旦》与戏曲的结合,到《西望长安》对曲艺的借鉴,火柴戏剧一直积极寻求多元化的舞台合作模式,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独特的陕西戏剧品牌,在戏剧艺术领域发出陕西声音。未来,他们还将争取与全国各地的多种艺术形式进行合作,创作出更多深受观众喜爱的话剧作品。

目前由于疫情原因,话剧《西望长安》还不能正式与观众见面。待剧院重新开放后,观众即可欣赏这部具有陕西特色的话剧。

文:驻陕记者韩 宏

图:西安话剧院

05-13 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