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水淹没10天的节水抗旱稻仍然结穗。罗利军摄
水稻每年要“吃”掉全国50%以上淡水,而节水抗旱稻是一种“少喝水”的稻谷,它既能穿着皮鞋去种,在“望天田”里也能高产。据悉,由上海市农科院科研团队培育的节水抗旱稻“旱优73”已成为长三角单一品种种植面积排名第一的稻谷,这是记者从今天下午举行的以“粮食安全”为主题的科普大讲坛上获得的信息。
恰逢第40个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之际,今天的上海科普大讲坛联合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新疆科技馆共同举办,这也是大讲坛“走进西部”系列暨沪藏疆首场联播讲座。据悉这一模式将成为常态,上海的优质科普资源将源源不断输送到新疆、西藏地区。约200名来自上海科普大讲坛现场和拉萨阿里河北完全中学、乌鲁木齐中学的观众共同观看。讲座还同步在上海东方网、新疆天山网、大讲坛Bilibili直播间进行了直播。
被水淹10天后长出新苗的“稻坚强”
不久前,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听到一个令他振奋的消息,安徽阜南县王家坝被洪水淹没的节水抗旱稻在被淹没10天后长出新苗,并收获稻谷,展现了其强大的耐淹和再生能力。
王家坝的节水抗旱稻。罗利军摄
节水抗旱稻曾获得上海科技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它是从世界上第一个旱稻不育系中育成首个杂交旱稻品种,过去人们认为它的特点是“少喝水”——在产量与水稻基本持平的情况下节省50%灌溉水,而这一次的表现让人们意识到它还有耐淹的特点。王家坝的稻农亲切地称呼它为“稻坚强”。
由于产量高、吃口好、抗风险能力强又易于种植,这些年节水抗旱稻的名气越来越大,罗利军科研团队也就不断地奔走于全国各地。“目前,节水抗旱稻‘旱优73’已经成为已成为长三角单一品种种植面积排名第一的稻谷。”他说。
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
三地同步直播为观众们打开了关于粮食认知的新窗口,在互动交流环节,观众也纷纷向两位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来自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小朋友就通过实时连线向专家提问:“青稞和水稻,哪个营养价值更高呢?水稻能不能、需不需要在我们这儿推广?”同样通过连线,远在新疆科技馆的观众在镜头中问到:“‘少喝水’的水稻适不适合在新疆种植呢?”
罗利军透露,节水抗旱稻已经在西藏、新疆两地试种,由于两地昼夜温差大,其实更适合节水抗旱稻生长,稻米的吃口会更好。另外,一亩稻的价格等于两亩玉米、三亩大豆,种植节水抗旱稻也有利于当地农民脱贫。
科普讲座搭新桥,科普教育结新亲
今天下午的科普大讲坛还是大讲坛“走进西部”系列暨沪藏疆首场联播讲座,利用网络直播技术,三地实现跨区域联动直播及观众互动,上海优质科普内容成功向西部地区输送。
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在直播启动仪式上说,上海科普大讲坛一直以来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打破时空限制,不断扩大观众覆盖面,将讲坛社会效应最大化。科普援藏、科普援疆是支持西藏、新疆两地科普能力建设,贯彻落实习总书记两次座谈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党卫东表示,面对粮食安全问题,需要通过研究开发粮食科技,用科技手段维持粮食供求平衡。本场讲座通过三地联播的形式,不仅调动了广大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也帮助大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全社会参与护航国家粮食安全的广泛共识。
新疆科技馆馆长赵辉则表示,粮食安全是关系民生稳定、社会发展的大事。科普场馆、科普工作人员有责任也有义务通过传播农业科学知识,增强民众珍惜粮食的观念意识,弘扬节约粮食的良好美德。
图片:除注明外为上海科技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