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大宁音乐广场是艺术的海洋。60多位上海街头艺人登上广场舞台,在流光璀璨的都市夜幕下尽情展现他们的才华与对生活的热爱。“2020上海街艺节”从昨晚起正式拉开帷幕,未来八天内,在全市20多处商圈表演点推出整台演出。
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会长韦芝把它们称作“街艺流动剧场”。流动——是因为他们可以无处不在,没有场地限制,在剧院、公园、商圈、马路旁都可以演出,在城市的每个角落留下惊鸿之影;称之为“剧场”,是因为他们绝非艺术的小打小闹、单打独斗,而是有规模、有想法、有品质的演出。
“我曾在英国、法国见过这样的演出,只有高素质专业街头艺人队伍才能做到,如今,上海也有了!”韦芝说。这支“街艺流动剧场”在今年的“五五购物节”、“六六夜生活节”上一“站”成名,据悉,他们已经受邀参加“逛马路节”,与商委联动拓展新增街边转角的街艺表演。在静安区巨鹿路、虹口区甜爱路、长宁区愚园路每天带来四场演出,让精彩街艺为文商结合增添新的光彩。
昨晚的“2020上海街艺节”上,活跃在上海大街小巷、各个商圈的街艺兄弟们都来了。“咦,这不是开散尔吗?我在林肯爵士乐艺术中心还看过他的LIVE演出。”“拉马头琴的李海涛,《星光大道》我粉了他好久诶,原来还是上海街头艺人啊”、“阿余尔洛还上过央视《达人秀》呢”……围观人群里时不时就有发现明星般的惊喜。
马头琴与吉他演绎的《希格希日》,讲述大草原上人与马的动人牵绊;佤族情歌《月亮升起来》柔情似水、流淌于心间;来自大山的歌喉把《平凡之路》唱出辽阔远大的意境;更有艺人们为这次街艺节精心创排的诸多作品。
街艺节六周岁了,意味着上海推出持证上岗街头艺人、树立行业规范已经过去了六年。从最初的八人上岗到如今壮大到300多人;从最初“汇报演出”只能演40分钟、到70分钟,再到如今的90半小时,年年创新节目,有模有范地向专业剧场版靠拢;从练曲子到翻曲库,再到今天能够自己编曲、配器、做原创、发专辑、聚粉丝……
上海街头艺人队伍,汇聚了来自全国五、六十个城市和五湖四海追求艺术梦想的人,现在80后、90后已经成为主力军,00后也逐渐开始加入。“他们在上海落地生根,他们在这个平台上不断追求细致、追求卓越,”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会长韦芝说,“规范、自律、进取已经成为上海街艺精神。”
台上,一首融合阿拉贝拉的《明天会更好》令人动容,领唱者是杜烁辰,台下站着都是特地赶来的粉丝。被街艺兄弟和市演协亲切称为“阿杜”的他,连续两年获得“上海最佳音乐街艺”的光荣称号。今年初,阿杜曾不幸突发疾病,生死之际,他始终只有一个愿望:早日康复再上街头为大家唱歌。奇迹发生了,在家人朋友和市演艺协会的帮助下,幸运的阿杜痊愈了,他终于又站上了街头,重新抱起了他心爱的吉他。
在持证街头艺人队伍中,上海率先提出“全职艺人”这个概念,阿杜就是其中一员。一支支乐队和单个艺人,有的放弃了稳定的工作待遇、有的推辞了各种商演机会,全身心的投入街艺表演,把街艺作为自己的正式职业,他们每天勤奋排练节目、准点上街表演。他们带头遵守“艺人守则”,带头做到上海街艺应有的言行规范,他们就是街艺中的“全职艺人”。
“如今全职艺人占到街艺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只有在专业上达到水准的艺人才能通过审批,比如曲库要达到100首以上就是标准之一,”韦芝介绍说,每一批上海街艺都经过严格的筛选和考核、培训才能取得挂证上街表演的资质。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也为他们提供了全职、半全职、自由等多种上岗方式,六年来,报名的人越来越多,队伍不断壮大,涌现了很多高学历、高水准的艺人。
网红,在生活中越来越多见,今年街艺节的节目单中也有网红艺人罗小罗。但他并不哗众取宠,只是认认真真地追求音乐的传播,让更多不能在街头相遇的爱乐人通过互联网直播的形式,把歌声中积极向上的能量更多传递。
上海街头街头艺人中的高学历、高水准的艺人很多。来自云南大凉山彝族的阿余尔洛和张继红有一个很诗意的街艺组合名称“造梦者组合,他们以空旷纯净的音色和独特的风格征服观众。很多人在央视《达人秀》的演出以及平时在上海各个街头、公园广场的表演点已经领略过他们的风采。
《希格希日》是一首用马头琴演奏的曲子。“希格希日”是指马头上佩戴的缰环碰撞发出的声音,表达了人和马之间的情感。这首曲子经过改编,将传统蒙古民歌与现代音乐融为一体,达到了更动听的音乐效果。去年,来自内蒙古的第12批上海街艺李海涛带着他心爱的马头琴登上了央视“星光大道”季冠军的舞台,他经常在街头演奏这首非常好听、特色浓郁的曲子。
能歌善舞的李海涛从小学习马头琴、呼麦。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马头琴专业的他,是大师级马头琴演奏家齐宝力高、额尔顿布等人的弟子,也跟着奥都苏荣、奥特根苏等呼麦大师学艺。在大理玩了两年音乐后,2018年李海涛来到上海追梦。李海涛的音乐梦想就是用“非遗”马头琴去碰撞爵士、流行、民谣各种风格,让民族音乐的魂,代代流传下去。
孙君韡是上海某知名医药公司销售经理,从小品学兼优的他,是“别人家的孩子”的模样,一路名校毕业,有体面的工作和生活。
“但我喜欢音乐,小时候就很痴迷。不过我的父母还是挺保守的,觉得做音乐谋生太难,我又不想放弃自己的爱好,只能’曲线救国‘——做一个街头艺人,和大家分享我喜欢的音乐。”工作日一结束,孙君韡就抱着吉他上街了,英语爵士、法国香颂、日文歌……很文艺、很优雅。
街头表演的气氛是很好的,“商演是拿钱走人,但街头更加自由,我希望是分享。”孙君韡不喜欢套路化的音乐表演,虽然他的音乐比较小众,但在上海那么国际化的地方,还是经常能遇到知音。
还有一位来自新疆艺术学院的、技艺高超的音乐人开散尔,现在长期生活在上海。开散尔12岁就开始学习古典吉他,在圈子里很有名气,抖音帐号上活跃着3.5万多的粉丝,开过多场专场音乐会,也出过专辑和单曲。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小康之年,艺人们怀着兴奋的心情,特意创排了别具风格的街艺版《打起手鼓唱起歌》,献给伟大祖国,献给第六届上海街艺节,也献给亲爱的上海观众。
首次亮相的《梨花颂》是他们自己精心改编的街艺版。以箫、萨克斯、二胡和键盘等乐器来演奏这首曲目。《梁祝》街艺版曾两次参加上海赴新西兰“欢乐春节”系列演出,这首曲子曾一次次令台下许许多多身在异国他乡的同胞们感动得泪流满面,也给出国参加演出的艺人们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记忆。
剧照由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