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雅士“标配”的香文化,融入当代生活美学-LMLPHP

香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很早就有了香草祭祀、辟邪的传统和记载。如果说香的最终形态是“无”,而这“无”就在香炉的“有”中,成为中国传统阴阳理念的形象化展示。人们已无法知道西汉未央宫究竟是什么味道,却能看到仙山层叠的“博山炉”;人们也难以探究明代故宫里用的什么香,却不禁赞叹留下来的“宣德炉”。

作为香文化的载体,香炉是绕不过去的重要物件,也是古代文人雅士的“标配”。收藏家马未都曾说:“古有宣德炉,今有巧生炉”,在我国古代工艺美术中,香炉文化有其独特艺术内涵。在上海百年老街多伦路,“海上工艺大师巡礼——曲径寻香” 展出50余件当代香炉精品,均来自苏州巧生炉博物馆,令人们邂逅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下绽放、融入当代生活美学的新可能。

古代文人雅士“标配”的香文化,融入当代生活美学-LMLPHP

古代文人雅士“标配”的香文化,融入当代生活美学-LMLPHP

古代文人雅士把焚香与烹茶、插花、挂画并列为四艺,成为他们重要的生活内容。多少先人曾虔诚地在炉前点香祈福,给心灵带来慰藉,香炉不只是香料燃烧后的收集灰烬的功用,也因中国文化赋予的种种意象,让它在使用过程中增添了更多的灵性与灵感。

《全唐诗》中对香炉的描写很多,如“沉烟细细临黄卷,疑在香炉最上头”“却对香炉闲诵经,春泉漱玉寒冷冷”;唐代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千古流传,紫烟氤氲,飞流奔腾,展示了盛唐气象和时人对香炉的偏爱之情。古代香炉不仅仅是生活用品,更包含了古人精神价值追求。

在宋人书房中,很多士子都将香炉放置在案前,不仅是利于赏玩,在其学习与创作中弥漫着袅袅香烟,使人心平气静,精神舒缓,创造出宁静致远的出尘气质。赏花抚琴、饮酒作诗、独坐忧思都需焚香,文人士子对香炉的喜爱不限于在使用上,还会参与到对香炉的设计和创造中,并不断研究香料配比、研究新式焚香方法。

古代文人雅士“标配”的香文化,融入当代生活美学-LMLPHP

古代文人雅士“标配”的香文化,融入当代生活美学-LMLPHP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唐代诗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名句,在上海音乐学院青年二胡演奏家刘怡的演奏下,有了旋律的诠释。袅袅烟火里香味幽幽,来自中华传统智慧的生活理念,在高速运转的当代,更像是一味心灵良药,帮助都市人找寻陶渊明笔下“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美好生活。

更多观众和年轻艺术家们也将视线投向经久不衰的香文化。苏州巧生炉博物馆馆长陈冠丞是中国铜炉大师陈巧生之子,中国仿古铜炉(宣德炉)制作技艺传承人,著有《巧生炉文化赏析》《巧生说炉》等书。巧生炉博物馆在传统博物馆室内布局形制的基础上,复原商周、汉唐、明清等典型时期的铜炉陈设和应用环境,通过情景化展示和互动性体验,令参观者、铜炉文化和香道文化爱好者和研究者身临其境感受古代宫廷、官府、寺观以及文人书房、内宅焚香用炉、典雅生活的雅致情境。

据悉,“海上工艺大师巡礼”由虹口区委宣传部、上海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东浩兰生(集团)有限公司、多伦路文化名人街建设管理委员会指导,上海市工艺品珠宝首饰进出口有限公司等主办,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背景下,活动逐渐将视野从上海工艺美术拓展到江南文化。

古代文人雅士“标配”的香文化,融入当代生活美学-LMLPHP

10-18 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