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病人苏醒发出第一声,在场的医生们都笑了-LMLPHP

“我的情况太特殊了,找过好几家医院,没有一家敢开”,陶先生说,“当时我真是心急如焚。”

陶先生今年64岁,已经患了15年甲亢,今年初因为肺大泡、肺部感染服用众多药物后影响了甲亢控制,导致甲亢急剧恶化,快速形成两个芒果大小的巨大甲状腺肿,急需手术切除,但却没有一家医院敢开。

原来,他去年做过一次声门型喉癌手术,右侧声带已切,整个喉咙的生理结构已经严重变形,而且术后气管切开,气道内外形成很多疤痕,从CT上看气管狭窄处只有几毫米,别说开刀,就连平时生活都很容易窒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丁家增主任医师看到病人后紧皱眉头,但却坚定的说:“这个病不开刀不行,我们必须得接!”

内分泌科赵咏桔医生来了,陶先生有甲亢且合并糖尿病,需要精确调整血糖,同时为了甲亢手术做准备,还要服用碘剂,以减少甲状腺血管的血流;

心脏科张凤茹医生来了,帮陶先生用药调整好心律失常;

五官科王士礼医生来了,为了解喉癌术后情况及确定气管狭窄程度,他为陶先生先后做了2次电子喉镜,认真的检查声带结构和功能;

对麻醉科来说,气管狭窄的困难插管压力巨大。张富军主任医师仔细观察着喉镜检查视频,喉镜下看已经不是顺畅的气管通道,而是层层叠叠互相交错的粘膜,再看下去发现原来并不是CT显示的那么狭窄,还是有7毫米的空间哒!综合CT和喉镜检查结果后他果断拍板,可以插管!为了确保安全,还特地从厂方调拨来6毫米的神经检测气管导管。

但这个手术最考验的还是外科医生。原本巨大甲亢的甲状腺血流就特别丰富,术中止血很困难;此外因为喉癌术后,正常生理结构被破坏又增加了手术难度;更令人担心的是,肿块太大压迫了气管,万一术后气管塌陷了怎么办?还好喉镜检查显示气管的C形软骨环并没有严重受损;但最令人揪心的是,病人的右侧声带已经被切除了,如果术中不小心碰到喉返神经,那么病人左侧声带也将会失去作用,病人将不得不终身气管切开,生活质量极其低下。

这是一场高难度的手术,但却必须确保不能有任何一点点瑕疵,这对于主刀医生就是一个死命令: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为了万无一失,血库为这位特殊的甲状腺手术病人备了血。气管切开的预备方案也准备好了。10月14日,丁家增、李超飞医生迎难而上,麻醉科张富军、李一亮全程护驾。

术中大家看到病人甲状腺的血管已经从正常人的3毫米增粗到1厘米,而因为病人肺功能不好,整个麻醉过程中,病人的潮气量都很低,还多次发生血压波动,但都被外科医生和麻醉科医生联手解决。2个半小时后,手术顺利结束。

手术结束,病人需要经过复苏阶段。丁家增主任和麻醉科张富军、李一亮主任一起,静静地站在病人身旁等他苏醒,当陶先生睁开眼睛发出第一声时,三位医生会心地相视一笑,手术室里的医生们也都开心地笑了,这微笑代表的是警报解除!

因为陶先生能发声音就说明左侧声带保住了,他的生活质量确保了,不用终身带着呼吸机生活啦——这对于病人是天大的好消息,对于医生来说也是莫大的幸福。

今天,陶先生出院,他感慨,“瑞金医疗水平超高,医生护士们责任心强,对病人很负责。我觉得瑞金医院其实不是一个医生好,一个护士好,而是整个团队好,综合实力强!”

丁家增主任表示,这个病确实很棘手,但内分泌、心脏科、五官科、麻醉科和手术室各兄弟科室通力合作,多学科联手,共同攻克疑难医学问题,为病人解决困难,正是我们瑞金的责任所在。

10-20 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