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华路587号的乔家路地块征收基地忙碌的华政学子见到了来自母校的“娘家人”。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博导林燕萍一行人来到征收基地,了解毕业生的工作情况。
5月末,一场云宣讲,开启了华政学子与黄浦区征收事务所的一段邂逅。全国劳模、黄浦区第一房屋征收服务事务所征收总监张国樑向华政毕业生们发出诚挚邀请——“来旧改基地这一民生工程第一线奋斗吧!”没想到宣讲结束后,张国樑一下子就收到四十多份简历。7月,十几位毕业生顺利入职。
3个多月来,从生涩到熟稔,大学生们对于征收工作慢慢得心应手起来。他们为旧改基地注入了新鲜血液,也完成了自我能力的提升和蜕变。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博导林燕萍介绍,以往,华政毕业生的就业首选大多是公检法系统或是公司法务部门,这次意外的“邂逅”也给华政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征收工作给了毕业生一个扎根基层、融入基层的锻炼机会,开阔了毕业生的眼界,也能发挥华政毕业生法律方面的专长。”林燕萍说。
看着毕业生在征收基地忙碌的场景,华东政法大学学生处处长王戎的脑海中酝酿起一个想法——在黄浦区征收基地设置学生就业实践基地,让更多在校学生能通过实习了解征收工作,将所学付诸实践。一方面,在“依法征收”的方针下,征收基地需要法律人才。另一方面,无论是从个人发展还是责任担当来说,征收基地都是华政学子值得投入的绝佳锻炼的平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孙志悦入职3个月来最大的感悟。她告诉记者,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课堂上,之前自己都没有接触过征收工作。“刚开始还是有些忐忑。总担心自己会不会说错话,惹居民不高兴,但现在已经完全不会了。”孙志悦说,经过近三个月的接触,自己和居民也建立了情感联系。“我常和居民说,这是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希望大家都能开开心心的,有一个圆满的结果。”
如果有居民不配合怎么办?“那就一次一次来,”孙志悦说,想要获得居民的信任,必须先倾听他们的诉求,从而对症下药消解他们的疑虑,这常常需要经办人反复上门进行沟通解释。“如果本人还是听不进去,那就找他身边亲近的人来劝说。”如今,孙志悦已经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沟通方法,讲起来头头是道。
成长,张梦霞用两个字概括了这三个月的征收经历。“胆子大了、谈吐好了、能力强了,甚至是上海话都会说了,我觉得我各方面都在成长。”异地他乡,离开校园独立生活工作,张梦霞一度感到非常孤单。不过,这种状态很快就有了变化。工作上遇到不懂的问题,总有经验丰富的前辈会耐心倾听和解答。7月初入职培训的那几天,张梦霞一时还没租到合适的房子,只能每天住在快捷酒店里。张国樑得知后,立刻协调安排让她提前入住了宿舍。这三个月里,来自领导和同事的帮助,让她感到非常温暖。“我非常喜欢这份工作,希望能越做越好。”张梦霞由衷地说道。
作为从事旧改工作三十多年的“老法师”,张国樑很高兴看到这些优秀的年轻人愿意深入基层一线,发挥聪明才智、挥洒青春汗水。“征收一线的工作经历能提升年轻人的表达交流能力、判断处置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这是张国樑一直挂在嘴边的话,他相信,大学生们有了这些本领,一定会终生受益。
再过一周,黄浦区乔家路地块北块第二轮意愿征询就将正式启动。由于这一阶段的征收工作将牵涉到分配方案、面积评定、困难补贴申请等诸多具体问题,矛盾与困难较为集中,这或许是整个征收流程中“最难打的一场仗”。
“接下来会是最忙的一个月,很可能要通宵。”孙志悦告诉记者,她正和小伙伴们努力做好前期资料收集工作,为这场“攻坚战”做好充足的准备。“刚来的时候,我还不敢报名做主手,不过现在我很有底气!”面对挑战,孙志悦信心十足。
文、编辑:蒋竹云
视频:祁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