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畅通将“一键”激活经济循环-LMLPHP

图源:视觉中国

如果要问当下经济界最热的关键词是什么,“双循环”一定名列前茅。10月25日在沪闭幕的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上,与会嘉宾围绕“危与机:新格局下的新金融与新经济”主题提出真知灼见,演讲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正是“双循环”。

大家达成共识:“双循环”并不意味着中国要关起门来搞经济,反而恰恰是要让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更好联通,以高水平开放助推国际经济大循环。在这个过程中,金融畅通将有力促进经济循环,充分激活发展新动能。

中国金融业持续扩大开放

“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开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的一席话透露着中国金融业持续开放的坚定信心。他表示,金融业开放不仅引入了机构、业务、产品,增加了金融要素供给,还促进了制度规则的完善,促进了金融制度供给,这有利于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能力,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这是一组实打实的数据:2018年以来,中国新增外资控股证券公司8家、外资控股基金管理公司2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20家,标普、惠誉等国际评级机构已进入国内市场。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也表示,扩大资本市场开放,对于打通我国金融体系中的堵点,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畅通经济循环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至关重要。资本市场交易活跃,价格信号灵敏,能够有效引导要素跨区域、跨行业流动,促进供给与需求加速实现平衡。扩大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推动要素资源的全球优化配置,能够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更好发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叠加优势。”

逐步转向负面清单管理

持续扩大开放对于金融监管也将带来全新的考验。“好的创新不怕监管,但是怕昨天的监管,我们不能用昨天的办法来管未来。”以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联合主席身份出席峰会的马云反复强调金融监管需要“迭代”,他认为,“创新来自市场,来自基层,来自年轻人,对监管的挑战越来越大。其实,监和管是两件事,监是看着你发展,管是有问题的时候才去管。别监管到最后,变成了监管的部门没有风险,但是整个经济有了不发展的风险。”

“负面清单模式下,监管部门可将更多资源从准入管理转向事中事后监管,实现监管效能的提升。”易纲直言,尽管我国金融业开放步伐很快,但我们在同外资金融机构、境外央行的沟通中也注意到,外资在机构准入和展业限制解除后,仍需申请诸多许可,面临不少操作性问题,对金融业开放的诉求依然较多,这表明金融业向负面清单管理的转变还有不少工作要做。

“在当前国际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我们在推进资本市场开放中必须特别重视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开放的幅度和水平,以及开放中能否实现市场稳定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管能力,特别是跨境监管能力的提升。”方星海认为,“要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监测,建立健全数据通报、投资者保护等方面的跨境监管合作和执法机制,为实现更高水平开放提供坚强保障。”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肩负新使命

经过多年努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肩负着新的使命。中国扩大和深化金融对外开放必将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新的动力。

“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要发挥独特的作用,也就是配置金融资源的战略节点和重要枢纽,有力促进‘双循环’。”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屠光绍表示,首先要促进国内良性大循环,必须要优化中国的金融体系和结构,提升中国金融体系的效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加快建设,有利于为国内金融结构、金融体系优化提供强劲支撑。从国际循环来看,中国还在继续扩大开放,也要更多参与国际金融资源的配置。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要打造全球人民币资产中心,从而更好地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美国桥水投资公司创始人瑞·达利欧表示,中国对人民币进行国际化并发展金融中心,“我相信现在正是行动的好时机,因为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中国经济强大的基本面会吸引海外投资,让其获得有利的资金流”。

10-26 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