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滴,滴滴滴”,急促有力的发报声在延安大剧院内响起,由上海歌舞团演绎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震撼了延安人民的心。10月23日-25日,“电波”首次来到了剧中“李侠”的出发地——延安,诉说英雄的情怀,续写关于信仰的故事。上演了170场后,《电波》终于“回家”了!
“延安,一座有着特殊回忆、特别情怀的城市。”上海歌舞团荣典·首席、“李侠”扮演者王佳俊非常珍惜这次表演和参观学习的机会,“总希望自己演绎的角色不仅限于外在的皮毛,希望对于红色了解的更多更透些。从旧址里感受过往的回忆,从讲解中想象些那年的场景,希望真正通过学习让自己的角色背景再深厚一些,让自己的感受再贴切一点,让自己的角色可以再真一些。”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以“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李白烈士的真实事迹为素材。1937年,他奉命到上海从事党的秘密电台工作,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今的舞台上,昏黄路灯渐渐透出光明,无序数字串里蛰伏着枪林弹雨,地下工作者们行走于刀锋之上,把革命圣地延安的观众拉回到了71年前惊心动魄的上海解放前夜。
重回初心地,“电波”归延安,《渔光曲》也“回家”了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党中央和毛主席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这里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无数进步青年奔涌而至,汇成革命的洪流。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电波”归延安,让剧组每一位演职人员都心潮澎湃,进而化作舞台上的倾情付出与精益求精。“梦里,李侠带着妻子兰芬回到延安,来到宝塔山……这里,是故事开始的地方。”舞剧女主角、上海歌舞团荣典·首席演员朱洁静在微博上留言。
值得一提的是,舞剧中的“名场面”、由朱洁静领舞的《渔光曲》也“回家”了。这首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曲子曾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固定的开播曲。谁能想到几十年后,它不仅登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还伴随“电波”再一次在这片大地上响起。
1940年12月30日,在距离延安40里的王皮湾村,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呼号为XNCR。当时的播音条件极其艰苦,三孔窑洞就是机房和播音间,没有报时器播音员就用筷子敲起饭碗,窗外的牛羊叫声有时会出现在广播里。据中国广播网刊载,电台的第一步广播发射机由周恩来治疗臂伤时从苏联带回,毛泽东则把自己保存的二十多张音乐戏曲唱片送给了广播电台。尽管最初的新华广播电台每天只有短短的两三个小时的播音时间,可在听众的心里,它却是茫茫黑夜中的灯塔。而《渔光曲》,便是它的第一支开始曲。
此次,“红色电波”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发出,在延安这片红色的革命热土上得到热烈响应。全剧接近尾声,“李侠”平静而又坚定地坐在发报机前,敲出最后的诀别:“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全场观众用整齐划一、持续热烈的掌声,表达着心中深深的感动与震撼。永不消逝的红色信仰以“电波”为桥梁,将延安、上海两地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
回望先烈征程,感悟“延安精神”,激发青年演员成长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李白告别战友和领导,辗转千里来到了上海,负责设置秘密电台工作。通过红色电波,李白和战友们保证了上海地下党与延安党中央的电讯联络,及时向党中央传递了重要的军政情报。2020年10月,上海歌舞团再次将“红色电波”发送至延安,通过舞剧的形式缅怀先烈,传承红色精神和革命信仰。
红旗招展的杨家岭,滔滔向前的延河水,灯光闪耀的枣园里……今天,“延安精神”在这片大地上代代相传,光荣与梦想正在延续。现代化新城在黄土高原崛起,美丽乡村在沟沟峁峁间涌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成现实。建成于2016年的“红色剧院”延安大剧院,迎来了获得"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奖”的爆款红色舞剧,观众和剧院工作人员的激动心情都溢于言表。“《电波》不仅唯美精彩,舞剧更描摹出共产党人的坚贞信仰,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激活了每一个中国人血脉中的红色基因。”
演出间隙,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组演职人员分批次前往梁家河村、延安革命纪念馆、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宝塔山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四史”学习教育,通过探寻红色精神之源和现场教学,凝练队伍的政治素养,艺术修养,共同汲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动力。
“青年演员在台上演着英雄的角色,在心里装着英雄的精神,渐渐地,两者融为了一体。《电波》上演了170场,不断激发着他们的成长,这不仅体现在舞蹈表演技巧的成熟,更夯实了对信仰的坚定。”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告诉记者,在延安的演出和参观让全团收获满满,演员们站在红色圣地,回望先烈们的征程,深刻体会革命者的艰辛,感受一次次心灵的洗礼。据悉,有的青年演员已经交上了入党申请书。
长河奔腾不息,“电波”永不消逝。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改革开放新时代,理想与信仰的“接力”不曾停滞,而爱与信念亦将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