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在即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让全球目光再次聚焦上海——这座正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海何以成为今天的“大上海”?为什么说“百年中国看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刚刚出版的《大上海》一书,以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出品指导的大型纪录片为蓝本,以大量生动故事、文献史料和精准分析,全景式回顾梳理上海开埠以来170多年发展轨迹与巨大成就,探寻“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背后的密码。
《大上海》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与上海广播电视台联手组织打造,全书图文并茂,通过关键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激动人心的时间节点等串起上海城市建设篇章,八个章节对应同名纪录片的八集内容——《上海的开埠》《中国工业的发轫》《东西汇流》《红色革命的策源地》《生死抗争》《人民的上海》《艰难起飞》《创新品质》。这本“大书”既是了解上海历史发展的简明导读,也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堪称“四史”学习教育的生动鲜活读本。
对历史的深情回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履行国家赋予上海的职责和使命。地处中国“江海之汇,南北之中”,上海的成长充满动感和魅力。为什么这座城市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为什么这座城市既有浪漫精致的生活气息,又有制造大飞机、极地破冰船的深厚工业底蕴?为什么国际化生活方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在这里完美融合?
看过《大上海》,读者会发现,鲜明的城市精神品格,渗透在这座城的日常生活肌理中;读者也会明白,这片土地今天所呈现的开放意识、契约精神、创新品格和工匠精神,都有其历史根源,从而理解新时代“大上海”应该有什么样的大担当、大作为。
无论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金融业深层次改革、浦东开发开放与上海自贸区的建立,还是黄浦江两岸地区的规划重塑等重要历史情节,无不展示了上海城市建设者们重学习和重创新的宝贵精神品质。上海今日的成就,正是各行各业劳动者用艰苦卓绝的奋斗和锐意进取的精神一点点换来的。而“大上海”之“大”在于其“以小见大”,直接关系着、集中代表了近代以来国家发展的前途命运。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上海作为国家发展的一张“王牌”,以浦东开发开放为标志,以敢闯敢试的精神立时代之潮头,生动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无比优越性和蓬勃生命力。
因此,《大上海》是献给上海的,更是献给新时代中国的。它不仅给全国读者提供了解和理解上海的窗口,更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着眼点,希望给中国未来的城市建设者以深刻启迪。书中谈及进博会时,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院长周振华指出:“(进博会)是中国向世界发出进一步开放的信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表示:“过去大家都说中国是全球的工厂,Made in China,这件事情持续了二三十年的时间,到世界各地都能看到来自中国制造的商品。但是现在我们承诺,我们不仅仅是全球的一个制造中心,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孕育无数机遇的这片市场热土,正敞开怀抱迎接更多八方宾客。
值得一提的是,《大上海》一书并非纪录片脚本的简单付梓,而是在纪录片文本基础上的再创作,是与纪录片相互参照、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姊妹篇作品。自去年9月播出以来,这部百科全书式纪录片深受观众青睐和专家赞许,频上热搜、反响强烈,在我国纪录片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大上海》一方面整体保留了纪录片文本的篇章结构和内容布局,以及人物故事的历史叙事和语言表达;另一方面又完全按照独立成书的完整性、系统性、可读性和历史著述的学术性、规范性、严谨性,进行了较大幅度改写,配上200余幅珍贵档案图片、视频资料等,多视角立体化反映上海沧桑巨变,通过纵向对比直观展现上海发展成果。全书还精选20余个纪录片片段,读者可扫码观看。
<<<延伸阅读·书摘节选
一条黄浦江贯穿上海,引领了上海百年。它是生产之江,最初的工业都诞生在黄浦江边上。上海开埠后的历史,也是黄浦江两岸变成码头、仓库、工厂的历史。
从吴淞口开始,黄浦江在上海市区的滨水岸线有85公里长,这在世界大都市中绝无仅有。但除了1600多米的外滩,黄浦江几乎没有可亲水的岸线。生活在黄浦江畔,上海人几乎没有滨江的概念。生产之江割裂了滨水空间与城市生活的联系。按照城市规划管理的专业人士来说:黄浦江虽然是在城市中间,它的“公共性”很差。
此外,上海以港兴市,但这个港不是海港,而是河港。黄浦江两岸的小型码头已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后上海发展的需要。在老港务人的记忆中,1992年,每天都会有两三百条船“压”在吴淞口,无法进港。一条船滞留一天的损失近10万美元,“压”一个月都有可能。
在浦东开发开放10年后,重塑黄浦江的功能摆在了上海面前。这是引领上海下一个百年,媲美全球任何一座卓越城市而无愧的大工程。2000年8月,上海向世界发出邀请,征集黄浦江两岸地区规划方案,有20多家国际设计公司参与。
经过两轮筛选,三家方案进入终评,它们是美国SOM,澳大利亚 COX 和美国SASAKI,最后形成了一个优化方案。更重要的是,根据上海城市发展特点,达成了浦江开发的共识——黄浦江两岸的历史文化将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空间、文创的空间、公共活动的平台,它在整体功能上、布局上、视觉上,是一个全
新的上海的标志。但一切都需要学习。规划实施没有现成的经验:两岸开发的土地如何严格控制,土地收储和出让如何做到有序、公开,经营项目开发和公益项目建设如何平衡,又如何建立起长效的发展机制。原上海市黄浦江两岸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余力表示:“都是新的。从我开始,没有一个人的既成经验可以搬过来。这里肯定需要一种创新的思维、思路来拓展这块业务。”
黄浦江两岸最多的是码头,从杨浦大桥到南浦大桥的两桥之间,历来是码头最集中的老港区。上海的煤炭、粮食、铁矿、散货大多是通过这段江边的码头进入城市。然而,城市发展后,两桥间的港区已不能满足港口功效的发展,更不能适应整个城市的发展。无论是浦江开发的需要,还是上海港发展的需要,上海国际港务集团都必须要搬出黄浦江。
2002年,上海港开始大规模迁移。从杨浦大桥到南浦大桥间的老港区全部撤出,涉及上海港64 座码头,10000多名职工。这次搬迁无疑是壮士断臂。2004年,陪伴了上海百年的十六铺码头告别了黄浦江。时任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副总裁的包起帆送别了十六铺码头上的最后一艘船。那天,当轮笛声拉起的时候,在码头上工作了大半辈子的码头工人,都哭了。
建设者用整整十年时间,使包围了黄浦江一个多世纪的码头、仓库、工厂相继退出。黄浦江两岸积淀百年的工业文明遗存,大多成了创意、创新、创业空间。滨江岸线处处体现着公共性、公益性。到黄浦江边散步去,成了上海市民生活的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