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根海,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语文教育专家,上海市语文教研员。在4月25日举行的“孩子,比你想的更爱阅读”世界阅读日直播中,就如何点燃中学生的阅读热情,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进行了交流分享。
让我们来回顾他的演讲:
同学们、老师们、家长们,大家好!今天我以阅读热情为话题,跟大家做一些交流。
对阅读的渴望是人的天性
首先我要说,每一个正常的孩子内心都聚集着对阅读的感情,尤其是对文学的感情。比如我们的孩子刚刚有点懂事,最喜欢的就是听大人讲故事,而喜欢听讲故事,其实就是喜欢阅读的雏形。
当孩子们进了学校,识了字,就急不可待地自己走进书本,去了解他想了解的社会。最初的时候主要还是文学,随着他们的成长,个人的个性、兴趣会渐渐产生一些差异。于是,除了文学,历史的、数理的、军事的,各种各样的文章内容,都成为了他们选择的对象。
这种热情理论上说应该一直延续下去,一直到他的终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近一二十年,家长对分数的渴求愿望越来越高,社会对分数的期望价值越来越高。因此学生(或者叫孩子)本身渴望的阅读,不知不觉地受到了压抑。
有些家长甚至认为,你读一些课外的书,尤其是长篇的小说,是在浪费时间,因为它不能马上产生分数。这是一个现实,也是我们现在的孩子的阅读量逐步减少的重要的原因之一。
出于对家长的理解,对他们的愿望我们不加褒贬。但现实是让学生的阅读越来越少,学生对文学的感情越来越淡。
刚才梅子涵教授说,我们这些40年代末50年代初出生的人,由于特殊的原因,某一个阶段我们根本找不到书。于是拼命的找书、借书、交换书,那是我们的那个特殊年代。
其实在八十年代读书的学生,是同样有着这样的热望,八十年代我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学任语文教师。那时我的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还会偷偷地拿出书自己来阅读;晚自修的时候,会跑到复旦大学图书馆去读书。
这就是一个人的天性,对阅读的渴求,对书的这种热望,是他内在的东西。好在社会走到今天,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尽管应试教育仍然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整本书的阅读已经从课外走入到我们的课堂,已经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之一。
从阅读的热情到阅读的自觉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学生的阅读就成了必须的、正当的行为。我最近的一两年,曾经在闵行的一些学校,比如说莘庄中学、莘松中学、莘城中学、明星中学等。跟孩子们一起进行整本书的阅读。
在交流的过程当中,我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学生的阅读的愿望在增长,他们的热情在释放。我说的愿望、热情,是基于他个体的阅读的这样一种兴趣。
一般来说,过去我们暑假寒假,家长老师总喜欢让孩子们做一些作业,至少要完成老师学校规定的暑假、寒假作业。而我所接触的这些学生在假期里面读了大量的书,除了老师开出的一个书目,比如说一个暑假读两本、三本,一个寒假读一本、两本。他们自己还找了大量的书,并制定了阅读计划。
我还注意到许多家长也愿意与孩子一起来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学生的热情自然更会得到释放。他沉浸到文本当中去了,不是功利式的、为了获得多少分数而进行的阅读,而是为了自己的兴趣,为了自己的发展,也为了将课内课外有机的融为一体,他们阅读的自觉性越来越高。
小组合作激活深度阅读
从阅读的热情转化为阅读的自觉,这是个体的;进入课堂之后,固然还是需要以个体的阅读为主,但是孩子们已经不满足于个体的阅读,于是组成了一个一个合作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式的阅读。而小组合作式的阅读,既是个体阅读经验的、感觉的、困惑的交流,更是对某些问题更为深入的探讨。
比如说读《鲁宾逊漂流记》,如果仅仅是讲故事情节的话,那么这部书的情节远不如其他的冒险故事来得生动。但是当你进入到这个文本当中,当同学内心产生了撞击,形成了认知冲突之后,他们的阅读的热情就大不一样了。
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大家关心的不只是情节本身,或者说不只是关注鲁宾逊的经历,而是要探讨这个经历背后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是什么,创作意图何在?
因此在小组合作阅读的过程当中,大家除了梳理出必要的鲁宾逊的经历或者是他的漂流轨迹之外,更多的是探讨上了这个岛之后,他的心理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心理变化之后,他对这个无名小岛有了怎样的感觉?
再往下探讨,除了这些心理变化,还要探讨鲁宾逊在岛上能够生存的条件有哪些?这些生存的条件之中,哪些是核心条件?要探讨的核心条件,不只是指每一个人需要生存的条件,比如说吃、穿、住、行,这是每个人的生存的基本条件。
而鲁宾逊在岛上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后来主宰了这个岛,背后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作者这样表达,对我们读懂这本著作它的价值意义在哪里?
因此通过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只是提升了个体的阅读理解能力,不只是比较深入地把握住了作品的一些要点,更是将自己移情到作品当中,在相互撞击,在认知冲突的过程当中,产生了新的认识、新的感觉。我觉得这是孩子们释放阅读的能量、阅读的热情的重要方面。
这是讲的文学作品,学生读的书有些未必一定是属于文学作品。比如说高中阶段整本书阅读,有一本叫做《乡土中国》,如果仅仅从文学兴趣角度去读这部书的话,恐怕很难走进去。因为这是一部社会科学类的作品,探讨的是社会学的问题。而我们的高中生在这个年龄段虽然也读过一点跟社会相关的作品,上过一点类似的课,但是像这样一个学术性比较强的作品,很难真正进去。
而通过小组合作,大家找到共同关注的一些问题。形成一定的矛盾、分歧,也就是我刚才提到过的,叫认知的冲突。我们讲的认知冲突,不只是指同学与同学之间形成的不同意见,形成一点争论,它同时也是个体不断发展的一个过程,也就是一个阅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一个冲突,也是阅读者的前期与后期的一个冲突。
因此读《乡土中国》这样的一个社会类的作品,不是去看热闹的,也没有多少情节可看。而是要从逻辑的角度、从社会学的角度、从社会的最基层的角度,从最基层的这些人的关系与我们传统文化形成的关系等角度,形成冲突,深入思考。
在个体的认知冲突过程中,在小组共同体的认知冲突过程中,产生了阅读的兴趣。这个兴趣不是对情节的关注,而是对社会的关注,对人生的思考,是思维的逻辑链的形成。
读这一类的书,首先有一个概念的梳理,因为《乡土中国》是一个社会学的东西,很多概念是陌生的,因此必须首先对概念做一些梳理,做一些阐释。由于个人的经历不同,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个人的认知水平不同,因此对概念的理解也会产生偏差。这个时候的认知的冲突还是小层次的,同学之间相互的探讨,相互的补充,对概念会有一定的认识。
光是知道一些概念还不够,还要能够找到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内在的联系。而这个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内在的联系,是与对社会的了解,对社会学的理解,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在阐释了概念之后,不同的小组找到了不同的概念链,而且每个突破点都不一样。比如说从伦理出发的、从规矩出发的、从法律出发的、从血缘地缘出发。
尽管突破点都不一样,但是抓住了这些突破点,找到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内在的联系,从而梳理出了社会的最基层的一个社会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的结构、社会的构成,以及这些社会的结构、人与人的关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的价值与意义。
不仅如此,从探讨这样的一种文化的形成,逐步的提升为一种文化的自觉,提升为一种文化的自信。
通过这样的一种小组的合作,学生的阅读的热情,那是一种叫深度的、内在的,而不是外在的、浅层次的情节式的。
因此我说的中学生的阅读的热情正在释放的意思,也就是说他们会更迫切需要阅读,更自觉地进行阅读。我相信这样的一种阅读的热情会伴随我们孩子终生。
好,今天我就说到这儿。谢谢大家!
来源:《第一教育》,步根海老师在“孩子,比你想的更爱阅读”世界阅读日直播中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