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书画印兼善?这位80岁的艺术家抛出了“打通马蜂窝”理论-LMLPHP

在上海,有这样一位艺术家,他4岁习字、5岁刻印、35岁学画,在郑竹友、方介堪、马公愚、谢稚柳、陆维钊、方去疾、陆俨少、沙孟海、李可染等师辈的教诲下,已是我国当代一位具有影响力的复合型艺术名家,但他却说:“我就是一个老老实实、标标准准的‘老学生’。”他便是书画印兼善的韩天衡。日前,他做客“艺道大咖:米雪对话海上文化名人”系列访谈第二季首期活动,现场分享他的艺术心得以及如何践行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如何做到书画印兼善?这位80岁的艺术家抛出了“打通马蜂窝”理论-LMLPHP

“年轻时候运气非常好,得到很多大师辈的指导。他们对我艺术指导向再生父母一样,给我深刻的影响和教育。”一开场,韩天衡便表达了对各位恩师的感恩:他的篆刻老师是方介堪,方先生说 :“你的篆刻不能模仿我”。谢稚柳指导他,说搞艺术一定要多读书。黄胄告诫他,学艺要勤奋,除了吃饭睡觉,黄胄基本上毛笔不离手,即使来客人也是如此,其勤奋给他以非常深刻的印象。陆俨少看唐寅的画,很小的一幅,却像是在看一本书一样读,可见其对绘画的研究的深入,这样感悟艺术的精神影响着他……

而韩天衡自己,也是十分刻苦。上世纪50年代,他放弃了60元一月的工厂工作,坚决参军,每月只有6元津贴。因为,到了部队,他可以搞宣传,写文章报道,写字画画。每个星期看电影的时间他主动值班,来画画。在当兵的四年时间里,他没有看过一次电影和睡过一次午觉。一有时间,他就到温州图书馆去借阅艺术资料,临摹、创作。在公交车上,他也在思考自己的创作,曾经丢过3个皮夹子。28岁至42岁14年间,韩天衡在十几平方米的小房子里,他刻了5000方印。他说,学习艺术,不要强调客观原因。如今,80岁高龄的他依然每天坚持创作。

在谈到如何做到书画印兼善时,韩天衡抛出了“打通马蜂窝”的理论。他强调,读书是实现艺术融会贯通、相得益彰的利器,通过读书来提高美学思想境界和眼界,有益于创作时的创新。

如何做到书画印兼善?这位80岁的艺术家抛出了“打通马蜂窝”理论-LMLPHP

韩天衡自称是“恋古的革新派”,指出推新出新是文化创新的本质,学习借鉴优秀艺术文化是出新的源泉。“我们借鉴传统,学习的其实是主人的背后思想的“新“ 。追求始终散发光芒的新传统去启发我,滋养我。”韩天衡说,吴昌硕和赵之谦的篆刻书法都是出新的,所以我们去吸收他们新的思想与变,而不是用一味的模仿,那就旧了。

而在收藏领域,他从日本购回的“大西洞砚”与明何震“芳草王孙”印的故事,亦展示出新时代中国艺术家的文化立场和使命担当。

“艺道大咖”系列访谈活动由上海新晋界创始人米雪担纲出品人与主持人,中国文艺评论家毛时安先生出任学术指导,力邀中国文化界各路翘楚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之道,用艺术向世界表达中国。作为静安区推动艺术资源走进千家万户的有益尝试,该访谈活动得到上海市文化项目扶持资金和静安区文化项目配送资金的双重支持,以多元的优质内容,多样的表达形式,为海派文化、红色文化、江南文化传播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在静安文化馆静剧场举行的第二季首期活动在网上同步直播,反响热烈,观众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如何做到书画印兼善?这位80岁的艺术家抛出了“打通马蜂窝”理论-LMLPHP

10-27 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