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和倪匡
作家写稿,讲求稿费,稿酬越高,收入越丰。有钱作家,金银满屋;缺钱作家,穷愁潦倒,谁愿干?即便名作家,初出道时,稿费也不高。
说说科幻大家倪匡(卫斯理)吧。入行时,千字数元而已,且看他的夫子自道——“我都不理别人怎样说了,自顾自写起来,那时有份报纸叫《工商日报》,征求一万字小说,每周一次刊登于副刊上,我花了一个下午时间,写了一篇一万字的小说……寄到报馆,那篇小说叫《活埋》。稿件寄去后不到两个星期,编辑联络我,问能否写长一点,于是我把本来的一万字多写三千字共一万三千字。小说在一九五七年十月二十七日刊登,当时我也不知有多少稿费的,后来收到稿费,见竟有九十元之巨,笑得我像疯子一样。”自此投稿频仍。后来转到《真报》当助理编辑,未几开始用岳川笔名撰写武侠小说,大受欢迎,倪匡横空而出。《新报》罗斌,求材若渴,邀他写稿,一月数百,后来写《女黑侠木兰花》,第一本,千字十元,四万五千字,稿费四百五十元,在六七十年代,可说不俗,倪匡满心欢喜。《女黑侠木兰花》销路大升,倪匡要求加稿费,由千字十元加到二十元,罗斌不吭一声。于是小说升,稿费加,一加再加,加到千字一百元、一本四千五百,是第一本的十倍。懂得营商的倪匡狮子大开口,又要再加。罗斌无奈请吃晚饭,美酒佳肴,酒过数巡,道:“倪先生,稿费侬现在是全港最高了,再加,我吃勿消了。阿可以将就一点,暂时以一百块为限?”“不不不,勿来三!”倪匡摇头如拨浪鼓,罗斌心一沉,问:“格么你要加多少?”倪匡想也不想,回道:“一千字十二块。”罗斌一盘算,千字一百十二元,没钱赚了!面对迭只恶死鬼,罗斌把心一横:“倪先生,我无法答应你!”生意拉倒,倪匡蝉曳残声,去了《明报》,只拿千字八十元的稿费。罗斌气得“鸭孵鸭孵”,与金庸结怨,其实始作俑者,便是倪匡,不干查大侠的事。
倪匡的稿费,以火箭升空的速度上跃,飕飕飕,今月千字十元,下月二十、再下月三十,直到一百、五百,最后,每字一元计,千字一千大元。八十年代后,千字高至二三千元,也曾试过以一千字五千元写短文,长稿不在其列。倪匡为《明报》写卫斯理连载,每月约是六七千;转写东方原振侠连载,马老板出手阔绰,一万一个月。倪匡每月共写十多个专栏,收人逾十万,弥足惊人。其后成了大导张彻御用编剧,一个剧本由一万起至两三万,一个月可写四个,收入也过十万。倪匡兴高采烈地告我:“小叶,我现在勿写小说,只弄剧本,四日写一个,一个月可以写五个,十几万放落袋,比写稿轻松得多。”我搭口:“倪匡兄,侬勿写,拨我写,好伐?”你猜他如何回答?“人家要,你去写!”不作曹邱。不仅对我如此,对小妹亦舒亦然。小亦舒央阿哥代筹谋,做阿哥的回答:“侬自家写去,因为我,人家用侬稿子,显勿出侬本事!”换言之,做人要靠自己。亦舒争气,自己闯,终成名家,风头不逊阿哥。我也依样葫芦,有样学样,结果么,半天吊,勿上勿落,行不得也哥哥!
九十年代初,倪匡要移民了,主意打定,断掉所有稿件。勤加缘老板梁凤仪女士请他续写卫斯理,千恳万求,终获首肯。为表诚意,设宴皇朝会,XO、鱼翅、苏眉款待。倪匡要我作陪客,席间,梁凤仪乞问酬劳。倪匡呷了口XO,舐舐唇,不慌不忙地道:“梁凤仪女士,我的书通常有两三万本销路,就算你两万本吧!(看,多客气!)至于版税嘛,百分之二十,定价五十,就是十元一本,两万本,盛惠港币二十万大元,哈哈哈!”缩了缩肩膊,抿嘴笑嘻嘻,活脱脱是韦小宝再世。在场的一听,都傻了眼,一本八万字的小说,港币二十万元,千字二千五百元,那是天价啊!我以为梁凤仪会打退堂鼓,岂料,梁凤仪非常人也,一端脸色,朗声说:“倪大哥,成交!”伸手跟倪匡紧紧一握。倪匡道:“慢,我还有一个条件,请先付版税,一个礼拜后你派人来我家拿稿。”全场哗然,稿费如斯高,还要先收,这是啥门道的生意?梁凤仪一声不响,打开香奈儿皮包,拿出支票簿,用笔在上面写。倪匡贼头狗脑地从旁提点:“梁凤仪,要cash(现金),千万别划线 !”
香港名作家稿费,倪匡说第二,没人敢称第一。有人问金庸又如何?金庸除了五六十年代在《新晚报》《商报》写过连载外,一生只为明系刊物写稿,稿费以单行本销量计。金庸武侠小说九折发行(全港最高),一本几万册,扣除印刷、纸张,全数落在查先生的口袋里,乃是天文数字哪!某夜,倪匡微醉,仰天长叹:“小叶呀,我的稿费虽高,也多不过查大侠!”倪匡第一,谁是第二?拨草寻蛇,追源溯流,算来算去,大抵是依达(古龙也高,去了台湾,不属香港)。武侠小说是金庸,科幻小说乃倪匡,爱情小说推依达,这是六七十年代香港文坛情况。依达十七岁凭《小情人》一书登上文坛,迅即成红作家。《小情人》后来被拍成电影,易名《侬本多情》,自此火上加火,直闯云霄。《小情人》如此出名,稿酬多少?依达讲给你们听,港币三百元。《小情人》属环球小说丛,四万五千字,算起来,一千字大约六七元,当年行情程计,已算不薄。近年跟依达日日微信,成了好朋友,他一向待友如己,说要送我一个大礼,就是拆破传说已久的文坛传言。当年盛传《东方》马老板为了请依达写稿,竟动用黄金作稿酬,是耶,非耶?几十年内传之不绝,真相不白。今趟有请依达老哥说吧——“我拿过最高的稿费,就是《东方日报》创刊时,老马来约我写稿多次,但当时我真的有许多稿约,抽不出时间。他约了多次,诚意难却,就替他写了一个月连载小说(每天约八百字左右)。写完之后,我真没时间再写,也没去收稿费。一日,老马送来一个红包,说是给我的稿酬,打开一看竟是条重得沉手的足金粗金链(起码好几两)!《东方日报》创刊时,许多人传说:‘马老板是用金子请依达写稿的。’听似天方夜谭,其实千真万确,也算得是最贵的一次稿酬了吧!”当年不少人,半信半疑,有说是真的,有说是依达自抬身价,如今真相豁清,谜团亦解。
香港作家,六七十年代,当以咱们上海帮金、倪、依收入最丰,其他较有名气的作家,像刘以鬯、黄思骋、俊人等,进账亦不俗,刘以鬯七十年代初,能以十万元买下太古城的房子,黄思骋家住窝打老道,俊人有车代步,足见名作家的收入,比得上银行经理,吾等文坛小卒,能不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