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冯骥才和画家冯骥才,如何在《艺术家们》里“重逢”-LMLPHP

在艺术和物质都极度匮乏的年代,几位青年艺术家的创作生活正悄然起步——纯粹的艺术激情和探索引领着时代和他们,风云际会,霞光万道。社会流变、市场大潮,激情和精神沉寂在世俗的灰烬中。深陷于生活漩涡的他们,该怎样支撑理想与才华,又何以经营各自的艺术与人生?

78岁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最新长篇小说《艺术家们》,新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单行本。小说将笔触对准了这一一群人:“他们是天生的苦行僧,拿生命祭奠美的圣徒,一群常人眼中的疯子、傻子或上帝。”

酝酿数十年,冯骥才用钢笔和画笔“两支笔”描绘出激荡动人的艺术人生。他直言:“我一直想用两支笔写这本小说,我的话并非故弄玄虚。这两支笔,一支是钢笔,一支是画笔。我想用钢笔来写一群画家非凡的追求与迥然不同的命运;我想用画笔来写唯画家们才具有的感知。尽管这群画家纯属虚构,但他们与我同时代。我深知他们的所思所想,苦乐何来,在哪里攀向崇山峻岭,在哪里跌入时代的黑洞,在哪里陷入迷茫,以及他们调色盘中的思想与人性的分量。”

作家冯骥才和画家冯骥才,如何在《艺术家们》里“重逢”-LMLPHP

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评价,大冯《艺术家们》这个长篇,可以看到置身于改革开放时代的作家、画家、文化学者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冯骥才要梳理这一代人的来路,他要看到、留下、发现这一代人的思想脉络、人生历程和艺术轨迹,甚至是人格锻造的过程。”

在上海市作协副主席赵丽宏看来,冯骥才的创作始终追求着艺术的真谛,就像巴金先生当年对创作的要求:写自己最熟悉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

“艺术家食人间烟火,但由于他们的工作是致力创造一个个永存的审美生命,在思维、感受、想象乃至心理上,他们则是非同常人的一群异类。这就迫使我必须使用另一套不同于写本土小说的笔墨。我要用另一套笔墨写另一群人物和另一种生活。”冯骥才直言,自己不回避写作的批判性,这是探讨生活真理之必需。同样也不回避“自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和唯美主义者,我的理想发自心灵,我的唯美拒绝虚伪。”

作家冯骥才和画家冯骥才,如何在《艺术家们》里“重逢”-LMLPHP

▲冯骥才修改完《艺术家们》第七稿后自拍留念

《艺术家们》塑造了国内作品中少有的艺术家形象,也第一次全面呈现了他们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种种生活情境、创作困境、情感经历、商海博弈等,都是首次呈现于读者面前。

事实上,这一切也有迹可循。冯骥才早年创作了《义和拳》《神鞭》《俗世奇人》等经典,是开创新时期文学的重要作家之一。而他自幼习画,师从名家,有着深厚的绘画功底和专业修养。上世纪90年代初,冯骥才曾在国内外多地举办个人画展,反响巨大。他曾称,文学、绘画、文化遗产保护、教育是“四驾马车”。

绘画作为 “四驾马车”之一,从未离开过冯骥才的事业和生活。在社会转型时期,冯骥才对国内绘画的艺术实践和理论探索起到了重要引领作用,在现代文人画方向取得成就。绘画、音乐等艺术家是国内文学作品中较少聚焦的群体,而集文学、绘画等多种才能、多重身份于一身的冯骥才,有着书写这个群体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

作家冯骥才和画家冯骥才,如何在《艺术家们》里“重逢”-LMLPHP

而《艺术家们》所写所思,不仅是一代人的“生命史、心灵史、艺术追求史”,也是大时代社会图景的真实见证。在时代的潮涌中,有的人随波逐流,有的人守护着自己的艺术追求与情感,众声喧哗,一代艺术家的精神道路逐渐清晰。

冯骥才在艺术创作中坚守“唯美主义”,也为维护国家的“美”而做出了极具“理想主义”的牺牲。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冯骥才投入大量时间精力进行文化遗产保护,他倡导主持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传统村落保护等,主持收集整理的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已有20多亿字的规模。他毅然纵入文化遗产保护漩涡,苦心经营,辗转大江南北,拯救了大量珍贵民间文化遗产,守护了濒危不可再现的民间文艺之美。

作家冯骥才和画家冯骥才,如何在《艺术家们》里“重逢”-LMLPHP

▲《艺术家们》首发《收获》杂志2020长篇专号秋卷

但是,冯骥才一直未离开文学,他从不是文学的旁观者,也始终没有离开作家的身份和立场。恰如前不久他在上海漫步武康路巴金故居、参加上海作协研讨会时所感慨的:“当我回到书房的时候,不是我找文学,是文学找我了。”

10-28 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