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徐玉兰先生诞辰100周年,由胡咏言、于阳、刘力作曲的交响乐《红楼梦》将于11月15日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世界首演。作品共分六个乐章,以独特视角阐释中国传统文化。演出采用四管交响乐队编制,并在此基础上融入合唱队、中国戏曲独唱、部分中国民族器乐等元素。
届时,胡咏言将执棒上海爱乐乐团演奏,歌唱家韩蓬担任男高音,“贾宝玉”角色由越剧演员王婉娜担任,浙江音乐学院合唱学院担任混声合唱,此外演出中还有民族乐器三弦以及琵琶加盟。这样的编制在音色搭配、乐队动态等方面,将呈现出万花筒般的声音可塑性。
在胡咏言看来,交响乐《红楼梦》能吸引关注交响乐、戏曲、经典文学的三大观众群体,而交响乐这门艺术形式对于传播中华文化更有其独特的优势。“当标准化的乐谱与演出规格确定后,能在国内外乐团实现规范化排演,可以把中国声音传递给更多中外观众。”
把越剧的演唱像珠宝一样镶嵌在交响乐中
创制交响乐《红楼梦》的想法不是一蹴而就的。早在2017年,越剧《红楼梦》主演、越剧大师徐玉兰的儿子俞小敏就有了发起交响乐《红楼梦》作品的想法。深受母亲影响,他从小就听越剧、爱越剧,尤其是由母亲主演的《红楼梦》。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让俞小敏一定要在今年将交响乐《红楼们》呈现出来——2020年是母亲徐玉兰的百岁诞辰。他想代表千千万万的越剧爱好者,为母亲献上一份特别的礼物。而交响乐和越剧同样都是音乐形式,本就存在一定的共通之处。
经过将近两年多的筹备,俞小敏还发起成立了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徐玉兰艺术专项基金,由徐玉兰艺术专项基金特别委约,找来了胡咏言、刘力和于阳,一同做这件有期待又有挑战的事。2019年,他们找来了了100多页的越剧《红楼梦》乐谱简谱,还多次观看越剧《红楼梦》电影。之后,一行人前往阜阳、嵊州采风学习,参观越剧博物馆和学校,也在现场聆听了越剧《红楼梦》。
这些汲取过程让三位作曲推翻了一些想法,也萌生了一些创意。“当时我们请了一位越剧弟子来唱《红楼梦》。我发现中间有大段唱腔,没有伴奏,完全是清唱。传统艺术真的了不起!”当时获得的震撼让刘力记忆犹新,这个唱段也被保留在作品中。“本来我想每句都有转调,但发现效果不好。所以作品里凡是张嘴演唱,原本是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于是,越剧的演唱就像珠宝一样镶嵌在交响乐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其实,二者的结合颇有难度,光是构思如何创作就花费了好几个月。因为交响乐有逻辑有主题,结构复杂。于阳表示,创作交响乐,就要在这种音乐规律中,遵循音乐逻辑。所以交响乐《红楼梦》绝非在越剧基础上的简单改编,而是一部保留了越剧韵味的交响乐作品。
用丰富的音乐层次展现东方审美、呈现戏曲元素
胡咏言不仅是交响乐《红楼梦》的作曲者之一,还兼任指挥家。他参与创作的原因之一,是自己已经执棒了许多国外作品,因此期待指挥一部优秀的中国作品。
创作和练习的过程,让胡咏言不断刷新、加深对《红楼梦》的理解。他用“硬”来形容自己创作的乐章:“我不只是关注《红楼梦》,还有作者曹雪芹感受到、经历过的,以及他内心世界的内容。”因此,作曲者让曹雪芹走到台前,成为第一乐章的主题。胡咏言还为作品中曹雪芹的出场,搭配了三弦——一种音质硬邦邦、富有京味儿的乐器。
由于《红楼梦》故事中蕴含着多种不同的人物性格、情绪与冲突,因此交响乐希望通过丰富的音乐层次来呈现这种复杂性。除了使用四管交响乐队编制以外,作品还有其他创新之处。比如为了改变纯西方管弦乐队的音色,刘力在创作中加入了具有特殊表现力的民族乐器琵琶;再如为了表现“省亲”这一最辉煌的场面,刘力写了三首大合唱,增添了作品的气势,无疑也增添了排演的难度。
受疫情影响,原定于今年2月举行的演出不得不延期。经各方努力,交响乐《红楼梦》(世界首演)上海站暨纪念徐玉兰先生诞辰100周年音乐会,将在11月15日重新开启。
图片来源:演出方、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