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20部经典的上海相遇——2019~2020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大赛”获奖作品日前揭晓,颁奖大会在作协大厅举行。
上海是新文学运动的发祥地和繁荣地,为了品读经典、传承文脉,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发起主办了“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大赛”活动,举办至今已经是第三届第六个年头。第三届大赛于2019年9月1日到2020年8月举行。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因此组委会选择的品读作品侧重于在五四思潮影响下,中国现代文学出现的新的文学内容与文学形式。20篇入选作品包括鲁迅的《狂人日记》、郭沫若的《凤凰涅槃》(诗)、叶圣陶的《倪焕之》、茅盾的《追求》、郁达夫的《茫茫夜》、王统照的《遗音》、庐隐的《象牙戒指》、郑振铎的《取火者的逮捕》、魏金枝的《奶妈》、蒋光慈的《短裤党》、柔石的《二月》、沈从文的《菜园》(短篇)、丁玲的《梦珂》、巴金的《雾》、施蛰存的《春阳》、关露的《新旧时代》、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诗)、叶紫的《校长先生》、萧红的《小城三月》、何家槐的《竹布衫》。
据悉,此次大赛共收到1457篇参赛作品,评论对象覆盖了整个20部作品,尤其以鲁迅的《狂人日记》、丁玲的《梦珂》、郁达夫的《茫茫夜》为最多。最终,组委会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作品共25篇,入围奖201篇。
在颁奖大会上,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孙颙回顾了“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大赛”的举办初衷和历程。他指出,文学发展基金会是巴金和王元化先生创办的,定位是拾遗补缺,举办这个大赛就是要把老作家和他们的经典作品与当代生活衔接起来。六年来累计的作品和口碑,就是这项赛事的成果。
因为疫情,大赛最终的面试环节是在线上进行的,但评委们仍旧一丝不苟地通过网络与参赛选手进行了交流,以保证赛事的公平公正透明。大赛中评委主任周立民介绍了面试情况。他认为,此次大赛的获奖作品学术训练较好,对作品解读比较完整准确,能够敏锐地抓住作品的核心,形成自己的逻辑链条,完成与前辈、与作品的对话。但他同时指出,参赛作品也存在着就作品论作品的现象,显示出选手的阅读面还不够广,历史感比较缺乏,对作品的熟悉程度、深入程度还有待提高。对于经典作品,“在现在的场域下怎么建立沟通,怎么建立理解,这也是今后大赛要承担的一个任务。”
大赛终评委王纪人参加了全部三届赛事,他说每次选目的过程就是不断重读经典的过程。他指出好的评论文章应该有一个好的题目和一个好的切入点,这也是获奖文章的优势所在。他举例说,社会学的解读是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甚至影响到对古典文学、对外国文学的研究,但是对不同流派和文艺思潮的创作,不能固守一种方法,比如施蛰存的《春阳》,就不适合用社会学方法,反而是用心理分析的方法更能够体现出来。
同为大赛终评委的孙甘露则希望,青年学子的评论既要有学术含量,同时也应该是漂亮的文章。他指出,经典作品本身是不变的,但关于那些作品、那个时代的研究材料会越来越多,会不断有新的发现,通过一代代人的阅读,会有更多新的角度,更细致入微的理解,这是回望百年中国现代文学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对此,获奖选手代表也感触良多,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们也在思考,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才能成为经典?答案是普遍的、足够真诚的、能够引起广泛共鸣的作品,他们也从这些经典作品中寻获到抚慰和共情。
正如上海市作协党组书记王伟所总结的:举办这项赛事,是对于传统经典的敬畏和敬重,是对于传统经典文学的使命担当,显示了人文格调和文学趣味。他指出,与经典相遇,“相遇”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是思想火花的相遇,是精神连接的相遇,也是传统与现实碰撞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