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季文博会正在杭州白马湖国际会展中心召开,线下线上融合的展会模式,让更多电商成了本届文博会“新主角”。不少电商利用数字展会平台扩大影响力,将长三角文创精品送进千家万户。
其中,东方生活美物电商平台“东家”以“江南风物”为立意,在举办线下展会的同时推出线上展,展品囊括茶器茶具、珠宝首饰设计、生活家居等多个生活艺术品类,汇集来自于长江以南几大省市的精品匠人作品,覆盖2000多家参展商,在手掌上呈现了一个江南文创精品展。
“文博会应该365天天天都有。”东家总裁孟文博说,随着互联网、新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人习惯于通过互联网来交流,线上化已经成为文博会规模和影响力再扩大的重要路径。值得一提的是,借助此次文博会,还吸引到了上百家海外企业、品牌、匠人入驻平台。
作为杭州文博会的线上分会场之一,只要来到东家App,便可全程云逛文博会:意大利、日本等国家馆,杭州馆、广州馆、景德镇、云南馆、福建馆、安徽馆等省市馆,从国家馆到城市馆,东家APP深入杭州文博会探究不同国家城市的文化传承。看到心仪好物,只需点一点手指就可轻松下单,把文博会展览精品收入囊中。
文化IP赋能,让古老非遗回“潮”
东家APP创始人朱见山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国人的文化生活需求越来越强烈,特别是很多90后、00后年轻人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度及文化自信迅速提升,对传统手工艺有发自内心的自豪感、认同感,更加关注国货,关注有历史沉淀的东西。
据《2020工艺美术品行业分析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工艺美术品行业市场规模约5600亿元每年,年复合增长率45%,覆盖中国两亿以上用户人群。面对这一巨大的市场,如何实现文化与经济双重价值的提升,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教授认为,非遗文化和传统手工艺的传承,需要打开更广阔的传播面和认知度,借助新经济的浪潮,能使传统文化获得更大的传播空间和衍生价值。一方面,要挖掘手工艺的双重价值,帮助未被市场认识的手艺人获得市场回报。另一方面,是建构一套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手工艺生态系统,聚合资源,挖掘和实现传统工艺的当代价值。
据悉,有不少著名的东方生活美学品牌,如李子柒、花西子,都有进驻东家平台或是与东家有紧密合作,比如花西子第一款产品“浮雕眼影盘”,其设计也是通过东家平台寻找到浮雕匠人完成的,既有颜值又有品质的好物,是东方生活美学需要的元素。
传统非遗借电商“破圈”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复兴,“国潮”的流行,加上电商平台的推动,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购买传统手工艺产品。
五年来,东家深入探访了十余万匠人,经严格的入驻标准筛选、审核,目前共聚集了一万多名匠人,平台用户达到五百余万。其中,传统非遗手艺人接近20%。
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东家将产业资源嫁接进更多流量资源入口,实现整合转化,让非遗手艺这些散落在各地的“遗珠”,能够在平台上展现,发挥集聚效应。
濒临失传的云南乌铜走银技艺
平台集中展示了上千位非遗匠人逾万个商品,并利用站内外平台持续大量曝光非遗商品与匠人。据统计,每天有10至20位代表性非遗手艺人不间断直播,向用户普及非遗保护文化、讲解商品,完成相关售卖转化。
今年的疫情对严重依赖线下的非遗产业造成了极大冲击。今年非遗节,东家联合广州文物局、韶关文物局举办线上非遗活动,联合打造非遗地方馆,以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草画为媒介,用极具地方特色的表现形式,在趣味中向用户普及多种非遗知识,展现了非遗的魅力。在非遗生活馆内,围绕“吃”“穿”“用”“住”“藏”等,东家打造了多维度生活场景购物模式,让用户感受非遗在身边、非遗在当代。非遗不再是遥远的口号,变成了贴近生活、渗透到吃穿用住的存在。
据统计,非遗节活动期间,产品种类覆盖茶器、茶叶、首饰、文玩、家居、食品、服饰七大类目,商品销售额达1179.7万元。古老非遗借电商“破圈”,为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创新拓宽了路径。
照片由东家APP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