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进博会上,国内首创的“电信、联通5G互备份网络”模式将让两家运营商的5G用户在“四叶草”“永不掉线”。 郝俊慧摄
2019年11月1日,5G正式启动商用。一年后的今天,中国电信上海公司“晒”出5G商用一周年成绩单:中心城区实现5G室外连续覆盖,市郊各区实现重点区域覆盖;上海电信5G用户可接入超过1.3万个室外5G基站、2万个5G室内小站;成立6家5G联合创新实验室,达成近900项5G合作协议……作为新时代、新技术和新动能的代表,5G正为上海的转型发展提供巨大动能,从上海中心大厦到虹桥枢纽、从“四叶草”到长江码头、从磁悬浮列车到社区医院,在上海,电信5G无处不在。
破解5G建设难题,打造更宽“车道”
5G是否能用、是否好用,网络覆盖是关键因素。作为特大型城市,上海5G建设遇到的挑战更加复杂和个性化,如何打造精品网络来满足用户对5G从“能用”到“好用”的诉求,创新必不可少。
5G承载网是核心网和无线接入侧之间的通道,为满足特大型城市对超大带宽的需求,在5G网络建设中,上海电信没有采用业界普遍选择的10G链路,而是通过新建100G链路打造更宽的“车道”,让5G承载网能跑得更快、能力更强。
不过,这也带来了更大的建设量,因为采用10G链路,现有光纤网络就可以满足,但采用100G链路,需要新建大量OTN(光传送网)设备。上海电信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通过“挂图作战”、加班加点,赶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了这项工作。
在无线侧基站建设方面,高楼林立也让建设方碰到了不少困难。对此,上海电信积极探索,在全国首创多种建设方案。根据5G覆盖实际情况,上海电信对市中心热点区域的街头电话亭进行改造升级,让5G小微基站“藏身”于亭子顶部。比如:上海大剧院附近的一处5G公用电话亭,手机测速显示,区域内5G网络上下行速率达到100Mbps/900Mpbs。
上海电信目前已完成100多个街头电话亭的微基站改造,并开始复制到高速公路龙门架上。如位于临港区域的G1503高速公路的龙门架上,已试点开通5G小微基站,现场测试显示网速在600Mbps左右,这一改装工程正在市区高架路段逐步铺开。
组成多元化“5G力量”,探索垂直应用
一年来,基于日益成熟的5G网络,上海电信与各行各业联手“双打”,大力探索5G垂直应用,基于5G网络的行业应用“批量”上线。截至目前,上海电信已在上海地区成立6个5G联合创新实验室,形成2万台设备接入天翼云工业互联网平台,3.7万家企业上云上平台,与150多家行业客户、30余家行业标杆客户达成近900项5G合作协议。5G新技术、新工具正不断创造新的应用场景、塑造新的产业形态。比如:上海电信自主开发的建筑外墙无人机智能巡检平台,给位于虹口区的兰侨大厦拍了一张特殊的“CT”,载着高清摄像头和红外摄像头的无人机仅花1.5个小时就完成了对整幢大楼的扫描,作为“医生”的建筑专家端坐在后台的指挥中心内,利用5G回传的高清影像对大楼远程“会诊”,AI(人工智能)识别框在1秒内就能标注出画面中的异常点,如未做防水密封处理的废弃空调穿墙洞可能存在渗漏隐患,大大提高了专家的诊断速度。
又比如:全球第一款集信息感知融合、决策规划、自然导航、智能控制和调度于一体的全天候无人驾驶特种运输车,满载着钢板卷材,从宝钢卷材仓库前往码头。在上海电信5G网络的加持下,没有司机、没有工作人员的人声鼎沸,6万平方米的仓库,每天10万吨的钢卷周转量,都由搭载上海电信5G设备的AGV(自动导引运输车)在“无声”中完成……
部署最好网络,进博会5G“永不掉线”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拉开帷幕。针对这场举世瞩目的展会,国内首创的“电信、联通5G互备份网络”模式,将让两家运营商的5G用户在进博会会场“永不掉线”。
在全球最大单体室内建筑里部署最好的5G网络,奥秘在于“共建共享”。第三届进博会期间,上海电信与上海联通网络设备全面共享、互为备份、统一指挥,实现双倍通信安全保证。
换言之,双方各自的5G设备同时支持两家运营商用户的接入,万一某方设备出现故障,其用户就会接入另一家运营商的设备,但用户在手机端不会有任何断网感知。
在上海,两家运营商的5G网络共建共享取得显著成果,共同打造了一张有竞争力的高质量5G接入网,实现了“1+1>2”。
比如在室外、场馆内、停车场等信号不佳的场所推进网络互补建设,即如果某家运营商在某些特殊场所没有部署4G基站,只要另一家有部署,用户便可以自动无缝切换到其网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