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 WLA副主席谢克曼:科学需要质疑,但不能脱离科学精神-LMLPHP

基础科学的发展需要不断质疑,但是这些质疑不能脱离科学的范畴,尤其是在人类面临共同难题越来越多的情况下,用科学态度推动国际合作才是应对挑战的有效途径。在今天举行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科学态度大师讲堂Ⅲ”上,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WLA)副主席、2013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兰迪·谢克曼说,国际科学合作是应对人类面临挑战的有效途径。

基础科研总是在质疑中前进,但是质疑不能脱离科学

基础科学研究往往是通过漫长的观察、实验和研究才能有所发现。而且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经历质疑、批判才有可能成为真正影响人类的成果。谢克曼说,“我们对于地球和宇宙的年龄、生物进化的认识都是来自于基础科学几个世纪以来漫长的研究结果,而在这个过程中这些研究成果都经历过一轮又一轮的质疑和修正。”

直至现在,这些研究成果仍然在受到质疑。谢克曼借用波普尔的科学证伪主义指出,这种富有批判精神的科学方法,是对科学本质的不断促进,经历质疑、探究从而改进现有的科学知识,但这些批判和挑战必须基于科学的推理,而不是一种天然的怀疑论教条。

不过他也表示,科学需要质疑,但是必须反对歪曲科学的无端怀疑,厘清阻碍科学发展的因素,因为“科学是未来繁荣的关键。”谢克曼说,“幸运的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认同科学的发现,而且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一些科学研究也正在不断推进。”

科学发展需要全球合作

科学的发展历来都是充满挑战的。比如,生物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我们目前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虽然在过去百余年间,医学和生命科学发展迅速,但是我们快速发展的科学仍然没有阻断此次新冠病毒的传播。在兰迪·谢克曼看来,最大的问题就是合作受阻。

“追溯历史,我们在18年前的SARS病毒和8年前的MERS病毒出现时,都应该加强全球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合作。”谢克曼称,很多基础研究的学者关注了Sars和Mers,但是这些流行病因为消失得太快,所以很难验证药物、疫苗等研究领域的进展。幸运的是艾滋病、流感等疾病领域的全球合作研究,一些成果为我们当下的疫苗、药物的开发提供了一些可参考的经验。

谢克曼透露,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上海中心将为汇聚全球科研同仁、推动科学国际合作而努力,持续关注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问题。

不仅仅是新冠疫情的出现使得国际合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全球老龄化的进展以及老年疾病快速增加也使得全球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以帕金森疾病为例,这种退行性疾病全球现在有600万人患病,而且患者人数增长很快。更不用说,越来越多的人在四五十岁时就出现了症状,“这可说是人最好的年龄了,而且没有任何方式可以阻止或者减缓疾病的发展。”谢克曼说,“自从40多年前对于帕金森疾病有所了解之后,至今没有太大进展,甚至仍然不知道疾病诱因,也许我们需要一个全球性的科学联盟,就仿佛人类基因组计划一样,需要全球科学家的全力合作。”由他担任科学总监的帕金森综合征科学联盟(ASAP),就是致力于扩大和协调世界各地研究人员的努力。

必须改善科学奖励机制以推动合作

“但是,由于当下的科学奖励机制更偏重于奖励个人而非合作团队的特点,使得科学研究的团队合作显得困难重重。”谢克曼称,推动科学合作,还必须改善科学奖励机制。

他说,目前最常见的科研模式就是:由一位研究者领导实验室,通过在所谓的高质量期刊上发表论文,竞相吸引科学界的注意力。但这样的评估体系会降低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创造性产出,因为有些科学问题,必须通过跨学科的研究人员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解决,比如人类基因组测序就是一项典型的生物技术领域的合作大工程。

“今年9月份,我所在的帕金森综合症科学联盟发布了第一个创新奖项,就是将上亿元的奖励资金用于对21个跨学科的研究团队进行研究资金扶持。”谢克曼说,这个奖项的最大的意义就是鼓励这些团队之间的合作。

他说:“科学研究就是这样,或许前人已经取得了众多进展,但我们仍然需要以他们的努力为基础,通过各个国家的科学家团队的合作,在充足资源的支持下,做出超越我们今天的成果。”

11-01 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