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可回收垃圾都去哪了?变“冰砖”、变海绵宝宝、变骏马……统统变废为宝!-LMLPHP

塑料瓶做海绵宝宝、摩托车零件变身“大黄蜂”、废弃轮胎做展翅雄鹰、汽车零件做骏马、泡沫塑料冷压为原体积的1/40再利用……闵行区浦锦街道这个占地1万平方米的两网融合中转站,对浦锦街道的可回收物进行收集、打包、储存和转运,吃干抹尽其利用价值,收运、存储最大日处理量120吨。

上海的可回收垃圾都去哪了?变“冰砖”、变海绵宝宝、变骏马……统统变废为宝!-LMLPHP

5月14日,记者来到浦锦街道两网融合中转站。一进门就看到海绵宝宝张开双臂做欢迎状,黄蓝相间的厂房外墙上画着栩栩如生的卡通人物,另一侧还伫立着一个高大的变形金刚,手持写有“资源再利用,垃圾可变宝”的盾牌。“中转站也是我们垃圾分类和资源再利用的科普教育场所,卡通人物可以更好的吸引小朋友。”闵行区浦锦街道副主任茅勤英介绍道。

上海的可回收垃圾都去哪了?变“冰砖”、变海绵宝宝、变骏马……统统变废为宝!-LMLPHP

中转站内,泡沫塑料、玻璃瓶、塑料、纸板箱、废金属、旧纺织物等可回收物分类放置进行处理。其中,塑料分为较好的塑料和普通塑料,玻璃瓶分为白色玻璃和有色玻璃。

上海的可回收垃圾都去哪了?变“冰砖”、变海绵宝宝、变骏马……统统变废为宝!-LMLPHP

“泡沫塑料由于材质轻体积大而不方便运输,我们采用冷压方式进行处理,处理后在重量不变的情况下体积缩减了近1/40。”上海鼎诚环卫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俊告诉记者,压缩后的泡沫塑料“冰砖”将被运往长三角下游企业,重新制成泡沫塑料,大大节约了运输成本。位于厂房一角的泡沫塑料处理区内,一名工人不断地将泡沫塑料导入机器,由机器完成粉碎和压缩的整个过程。

上海的可回收垃圾都去哪了?变“冰砖”、变海绵宝宝、变骏马……统统变废为宝!-LMLPHP

另一名工人正在用叉车将纸板箱送到传输带上,传输带挟着纸板盒进入到下方的压缩箱中,填满后即可推出这样一个“纸板盒”立方体,重约1.1吨。马俊向记者介绍,这些压缩后的纸板箱也将被运到下游企业进行后续处理,例如再生纸张的生产。

大数据下,可回收垃圾利用不再是笔“糊涂账”。

上海的可回收垃圾都去哪了?变“冰砖”、变海绵宝宝、变骏马……统统变废为宝!-LMLPHP

“可回收垃圾从哪来,到哪去,我们都有迹可循,垃圾回收利用不再是笔糊涂账。”谈到浦锦街道两网融合中转站信息中心时,茅勤英面带自豪的说道。记者来到信息中心,大屏幕上正实时显示着近日成交金额、入库重量、各类可回收物的比重分布、交易价格和交易时间明细。同时后台还对各类线下活动、回收人员进行监管。“在中转站内处理后的可回收物去向何处,如何再次利用,我们都可以进行追溯。”马俊说。

上海的可回收垃圾都去哪了?变“冰砖”、变海绵宝宝、变骏马……统统变废为宝!-LMLPHP

“中转站采用线下定时定点回收和线上预约回收两种模式。针对不同居民的特点,线下安排一周两次集中投放,年轻人则更愿意在“青山APP”上预约上门回收。”马俊向记者介绍道,回收价格一直是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的一个难题,而他们采用明确公开的标价方式。“在回收价格上,我们在小区等公共区域内设立了可回收物价格公示牌;“青山回收”微信公众号上,用户只要输入品牌型号和使用年限等信息就能估价。”价格透明,重量上更是精准,马俊向记者介绍道,可回收物的称重设备都配有蓝牙装置,重量信息实时传输到系统上,“肯定不会出现缺斤少两的问题。”

上海的可回收垃圾都去哪了?变“冰砖”、变海绵宝宝、变骏马……统统变废为宝!-LMLPHP

目前鼎诚环卫服务公司正在与美团外卖合作,在减少环境压力的同时将回收的外卖餐盒进行资源再利用。

除工业生产再利用外,中转站秉持“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的信念,将废旧物品改造成工艺品。中转站内,有用290个废弃塑料瓶制作的海绵宝宝、708个汽车零件做的骏马、180个废弃轮胎做的展翅雄鹰。一旁的设计制作车间内,鼎诚环卫服务有限公司的工人们正在制作造型别致的工艺品。

茅勤英介绍,接下来街道还打算将这些工艺品用于街面的景观打造,并将这个工作室作为一个垃圾分类科普场所,通过设计制作创意工艺品,展示资源再利用的重要性,对前来参观的人们进行科普教育。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已经施行十个多月,围绕“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四个环节,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促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循环利用。

图:张天弛

05-14 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