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加强“四史”学习教育,深入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认识,进一步挖掘和弘扬上海红色文化,彰显上海城市精神和品格,10月27日起,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联合制作的6集短视频“为什么是上海(第二季)——探寻‘王牌’成长之路”在上观新闻(APP)“思想汇”栏目播出。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共中央机关曾长设于此。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90年3月,在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大幕即将开启之时,邓小平曾说:“上海是我们的王牌,把上海搞起来是一条捷径。”那么,这张“王牌”是如何成长起来的?请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探寻上海的“王牌”成长之路。今天播出第三集《勇攀科技高峰》。
第三集:勇攀科技高峰
主持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上海在成为全国工业中心的同时,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努力也从未停歇。
上世纪50年代,大型锻件的需求量猛增。但当时国内只有几台中小型水压机,大型锻件都依赖进口。1958年,时任煤炭工业部副部长沈鸿给毛泽东主席写了一封信,建议利用上海的技术力量,自力更生,设计制造自己的万吨水压机。
蔡勤宏(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党委工作部部长):毛主席很支持这个建议。但这种水压机是世界上最高一级的自由锻造水压机,一是大和重,二是精密。当时只有极少数国家能制造,而且总量不足20台。毛主席询问上海能不能造,上海市委表示:要厂有厂,要人有人,要材料有材料,一定要把万吨水压机搞出来!很快建造万吨水压机的任务下达到了上海。主持人:1962年,我国自力更生进行制造安装的第一台12000吨锻造水压机在上海试制成功。此后,上海生产出了大量优质的大型锻件,为我国重型机械和国防工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主持人:数十年来,上海航天有了长足的发展,已经从单一产品到多型号研制,发展成为弹、箭、星、船、器,专业俱全,多品种、系列化的重要航天产业基地。其背后是几代上海航天人的艰苦奋斗和巨大牺牲。
1958年,上海成立了上海机电设计院,开始探空火箭的研制。1960年2月19日,在上海市郊南汇县老港镇一片空旷的沙滩上,我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探空七号模型(T-7M)发射成功,为研制大型运载火箭打下了理论和实践基础。1961年,上海又成立了上海机电二局,也就是现在上海航天局的前身。1965年下半年,上海基地开始自行设计研制防空导弹。
施金苗(上海航天局原副局长):经过这两轮,上海基本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科研生产条件。1969年,中央又把大型运载火箭和人造卫星的任务交给了上海。中央为何把这个重要任务交给上海?看中的就是上海坚实的工业基础,配套齐全的科研力量和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敢于创新的拼搏精神。
1975年7月2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上海航天研制的“风暴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由上海航天研制的我国第一颗重量超过一吨的重型卫星“长空一号”送入预定轨道。6年后,“风暴一号”又成功地将3颗卫星送入各自的预定轨道,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一箭三星”技术的国家。
主持人:谈到上海的重大科技成果,不能不提人工合成胰岛素。在20世纪50年代,人工合成蛋白质还是一座从未有人攀登上的科学高峰。
1958年,中科院上海生化所首先提出了开展人工合成胰岛素研究的设想,并联合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单位组建起一支研究队伍,探索用化学方法合成胰岛素。
王恩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当时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工作。第一,这项成果本身就是世界顶尖的,第二,这是一个大合作的产物。王应睐先生曾说:我们不搞生化所的人工结晶牛胰岛素,也不搞这个单位的、那个单位的,我们要搞中国的。就是因为有这样一批科学家,不计名利,一心为事业,为了把这件事情做成,所以才有了这项成果。
主持人:1966年4月,国际生化学会邀请王应睐、邹承鲁、龚岳亭作为华沙欧洲生化联合会议的演讲者,向全世界宣读了这一伟大的胜利成果。
主持人:除此之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的科技硕果还有很多很多。这些成就来自上海科技工作者勇挑重担、勇于创新的伟大精神。他们也为今天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来源:上观新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