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脱贫攻坚对口帮扶一线故事 | 续植杨柳三千里 绘就新时代援疆多彩篇章-LMLPHP

侯继军,1971年10月生。现任上海市科技工作党委副书记。2019年至今,任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第十批)总指挥、喀什地委副书记。

我在2019年12月23日上午10点多钟,得知被选派为第十批上海援疆前方指挥部总指挥。当时尽管很突然,但我深知这是组织对我的厚爱与信任,因此没有任何的犹豫,便投入到紧张的进疆准备工作当中。三天后,我们出发飞赴喀什,当飞机飞过白雪皑皑的天山,我不禁感慨:雪没昆仑冰满川,浦江儿女越天山。续植杨柳三千里,誓引春风度玉关。我把这首诗发给了同行的同志,以此激励我们不忘援疆工作的初心和使命。我们越天山,穿昆仑,带着上海市委市政府和上海人民的重托,到祖国最西北的边陲,正式开始了三年的援疆之路。

温暖百姓的民生画卷

按照中组部的改革要求,援疆前方指挥部18名同志中有13人要到地方任职工作,而我们总体任务与要求并没有放松,甚至要求更高。人员配置的调整对我们的工作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深入乡镇任职的同志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更多。因为很多同志出生成长于上海,没有过任何农村生活工作的经历。而在南疆的贫困县开展工作,语言上的沟通与交流都是一个巨大的问题。虽然在新形势下我们面临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挑战,但我们一定会牢记李强书记对援疆干部的要求: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一定不辜负组织的厚望,把援疆工作做好,为喀什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

为了深入全面地了解喀什,我们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开展调研。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对喀什地区有了更多的了解,对上海援疆工作的意义有了更深的感受:2010年上海开始对口支援新疆,从援建阿克苏,然后换到了喀什,这10年来,上海的援疆工作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确确实实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叶城县,我们看到整座城市漂亮、干净,尤其是雨后,感觉它就是一个江南的小城。叶城县的县委书记自豪地告诉我:“是上海同济规划院设计院帮我们规划的,所以我们的城市就是漂亮,我们的绿化整整齐齐,因为我们不是瞎种树的,是按照园林设计来做城市规划的。”走在泽普县的梧桐大道上,阳光透过梧桐叶洒在道路上,仿佛夏日午后的衡山路或淮海路。来到莎车县,看到了我们上海援建的学校,很漂亮,里面有完备的设施,整齐的宿舍。来到巴楚县,我们看到昔日手握锄头的村民,现在坐在我们援建的厂房里面,穿着整齐的厂服,在做衣服,生产USB线,脸上洋溢着快乐的表情。在四个县下面的一个个村庄里,我们看到整齐划一漂亮的富民安居房,走进庭院,看到家家户户都有了沙发、卫生间、单独的厨房,房间地面也铺了地砖;和南方一样的庭院里,种满了各种蔬菜水果。走在村庄的道路上,每家门前都搭了葡萄架,种满了花草,充满生机活力。

在调研中,我不仅感慨老百姓物质生活的变化,更感慨老百姓行为方式的变化。老百姓从原先坐在土炕上,变为了现在坐在沙发上;由原先的睡在地上,变成了现在睡在床铺上;以前不吃蔬菜,现在学会了种菜。老百姓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眼光中充满了热情和希望,尤其是小朋友们,普通话说的跟上海的小朋友一样,见到我们都非常热心地跟我们打招呼说你好,有的小朋友还会给他们不太会说普通话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当翻译。

决战脱贫攻坚对口帮扶一线故事 | 续植杨柳三千里 绘就新时代援疆多彩篇章-LMLPHP

富民安居房

今天,走在喀什的土地上,入眼皆变化、处处是新景,脱贫攻坚正成为融入每个人血液的使命与担当。这些变化的背后,凝聚着上海和喀什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温暖着百姓的心窝。群众的钱包“鼓”起来,贫困群众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人居环境“美”起来,贫困户改厨、改厕、硬化庭院、煤改电,贫困家庭人居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心情“好”起来,人居环境大变样,群众心里亮堂堂,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意识日渐浓厚,致富奔小康的信心空前高涨。我不由地感慨我们党的伟大,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脱贫攻坚,才能让南疆这么落后的地方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也看到了这些年援疆工作对喀什地区的发展起到的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增加了我的信心和决心,我们会沿着前人开创的援疆的道路,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把他们已经做好的和正在做的工作,继续发扬光大。然后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变化,再采取一些更加针对当前需要的项目,让援疆工作在整个喀什地区经济社会新一轮的高质量发展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脱贫攻坚的决战答卷

今年是全国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新疆有12个县要摘帽,其中上海对口两个深度贫困县,分别是莎车县和叶城县。这两个县要脱贫的人口和家庭的数量,占到喀什地区脱贫人口、脱贫家庭总量的近70%。同时,我们对口的泽普县和巴楚县还有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工作,这也是今年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助力莎车和叶城摘帽,助力泽普和巴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我们来了之后,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个是民生脱贫。今年我们有66个项目是直接用于改善民生的。在我们119个项目当中占的比例是非常高的,占55%左右。今年我们着力在教育和医疗方面加大力度,例如,我们要在四个县再做一个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辅助的精准医疗系统,与后方资源深度融合。将健康医疗与脱贫攻坚、公益卫生事业紧密结合,不断提升贫困地区群众医疗保障获得感,缓解边疆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烦的问题,增强当地各族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真正将党中央对各族人民群众的关爱,送到各族人民群众身边。

第二个是产业脱贫。喀什地区不仅大力发展樱桃、巴旦木、红枣、新梅和核桃等特色林果业,而且万寿菊、金银花、双膜瓜等特色种植业也蓬勃发展。我们坚持统筹谋划规划,注重主导产业与特色产业相结合,长效产业与短平快产业相补充,长效主导产业管长远、稳增收,短平快产业保基本、促增收,实现贫困户增收可持续、能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扶贫“续航力”,努力将援疆产业做成精品产业、让百姓受惠的惠民产业。如今,以红枣、核桃等为主的喀什地区特色林果业已发展到582万亩,果品总产量达200万吨。莎车巴旦木、伽师瓜、英吉沙色买提杏、叶城核桃这些“喀什品牌”,正带着“瓜果之乡”的千年美誉和无数贫困群众的致富愿望,走向远方,进入城市的商超、百姓的餐桌。

第三个是就业脱贫。很多贫困家庭的劳动力劳动技能比较低,去工厂工作和外出打工是不可能的。我们拿出历年的结余资金,通过购买岗位帮助贫困户就业。今年我们通过购买5000个岗位,针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创造了5000个就业岗位,以此帮助5000个家庭实现脱贫。

第四个是消费脱贫。上海援疆“双线九进”是按照上海援疆指挥部提出的喀什地区农产品市场运营策略,通过线上线下,把对口援建地区的农副产品,走到上海“社区、街道、机关单位、楼宇、学校、医院、地铁、菜场、酒店”等更多渠道,更好地让喀什产地老百姓特别是贫困户滞销产品销得出、有赚头。

南疆的瓜果干果都是极负盛名的,但是因为交通和销售渠道等因素,导致出现了销售不畅、产品档次低等问题。一方面我们引导当地农产品企业适应南方地区、适应上海的消费习惯,从卖原材料向卖产品、卖食品、卖休闲食品转变。因为大家已经过了物质缺乏的年代,现在可能更多的是要求品质。我们引导当地的农产品企业把核桃带皮炒熟做成小包装,一个小袋里面装上1到2个,把枣子跟核桃一起做成枣加核桃,并且是按照食品级的要求去做。这样做出来后,不但价格翻番了,而且市场反响也很好。另一方面,我们充分利用大的销售平台,建立合作关系。例如与叮咚买菜、京东、苏宁等平台,跟重点援疆企业如闽龙达等签约,计划今年销售喀什地区3.5亿元的农副产品。

我们还充分发挥上海工会系统的作用,助力喀什农产品销售。今年7月,上海市总工会发了一个通知,要求各级工会加强对本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地区的精准对接,助力推进消费扶贫工作。我们上海援疆前方指挥部迅速行动,积极对接上海市总工会,将喀什地区近百种农副产品列入消费扶贫产品名录。新疆喀什地区农副产品进驻市总工会微信公众号“申工社新”的“扶贫商城”栏目,个人直购、单位订购全部实现线上办理。这样,不但进一步拓宽了喀什地区农副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喀什地区特色农产品优质优价顺畅销售,同时也创新了消费扶贫实践,有助于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今年上半年,我们在各个大口党委和各个区的大力支持下,在市总工会的大力帮助下,喀什地区的农产品中仅干果就卖了6000万元。

此外,我们还在研究怎么通过援疆资金的补贴运费,把新疆的鲜果能卖到上海去。喀什的鲜果是非常有名,从5月份开始,樱桃、杏子、无花果、瓜、葡萄、苹果都开始盛产,但是路途遥远,部分水果保鲜困难比较大,因此我们计划通过补充补贴路费的方式把它销售到上海去,让上海人民能够吃到这么好的新鲜瓜果,也让新疆的瓜果能够进入上海市场,进入长三角市场,进入南方市场,扩大它的美誉度。

决战脱贫攻坚对口帮扶一线故事 | 续植杨柳三千里 绘就新时代援疆多彩篇章-LMLPHP

2020年5月28日,上海援疆前指组织后方集中采购5000万的农产品“援疆大礼包”从莎车县装货发车。

在工作机制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安排:第一是重点关注项目推进和资金安全。我们从上海出发之前就在做这方面的准备,入疆后立即着手建立了一套非常有效的项目资金推进的机制,即项目双联系制度,以此实现每一个项目分指挥部和前方指挥部的双向联系。第二是每个月对所有项目进度进行汇总分析研判。我们采取两种方式,一个是分指挥部汇报项目进展情况,另外是建立资金拨付的监管平台,每一个项目资金使用到什么地步,拨付到什么地步,我们通过计算机系统来控制,例如通过浦发银行的系统,我们能清楚了解进度,分析汇总后进行通报,向后方和市合作交流办报告。第三个是把进展情况和简报发给地委书记和县委书记,并实行挂图作战,将所有的项目进展情况通过图示的方式,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出来,促使人人都关心项目进度,人人都来抓项目进度。第四个是建立月度调度制度。前方指挥部和各分指挥部通过视频会见调动每个分指挥部汇报进度情况的积极性,单月我和地委行署的常务副专员,县里是各个县的指挥长和各个县的常务副县长,通过视频会员来调动,共同来推进各项项目的开展,确保援疆项目顺利实施。

助力发展的未来彩卷

在“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国家战略下,喀什由我国西部的端点城市,一跃成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上重要节点城市,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门户。按照国家战略,喀什地区将努力建设成为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和中国西部明珠,经济社会发展也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接下来,我们的援疆工作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助力喀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首先是教育援疆。人口问题重点是人口质量问题,人口质量的提升关键在教育。教育援疆要从硬件走向软件,不是说光修学校,而是要通过提高这些学校的办学水平,老师教学的质量,来提高整个教育水平。尽管近年来喀什教育在各方援助下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现实困难,需要我们花更大气力、投入更多资源进行全面帮扶,特别是要助力当地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由“输血式”援疆转变为“造血式”援疆。

在加强基础教育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提升人口技能。人口技能的提升重点在于职业教育。喀什地区当前只有一所大学,即喀什大学,是个综合性大学。地委要求我们帮助他们在莎车建立一个理工类的大学,我们现在已经开始整体策划,名字可能会叫莎车理工学院。重点突出职业教育,重点突出职业教育,走出一条为南疆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特色教育之路。上海援疆教师作为开路先锋,应当真帮实干,极大的推动受援地与地方紧密联系,促使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其次是科技援疆。科技援疆作为对口援疆七大机制之一,在提升新疆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事业创新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将依托上海新疆合作基地、喀什双创中心以及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新疆分中心的资源集散和示范引领功能,广泛动员上海全市的科技力量,积极投身两地合作和脱贫攻坚中,为喀什的繁荣稳定和群众美好生活做出更大贡献。例如通过远程医疗和人工智能来提高当地的医疗水平。我们最近在筹建喀什第二人民医院,要把它建设成为南疆最好的医院,不仅仅是为喀什地区服务,更为整个南疆地区服务。

最后是文化援疆。充分发挥文化艺术活动诉诸感情、形象直观、寓教于乐的独特优势,在喀什进一步广泛开展各类各具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文化活动和项目,真正起到宣传文化让群众“入脑、入耳、入心”的作用。例如,我们最近引进了极限挑战节目组来到喀什,并设计了一档“极限挑战宝藏行·三区三州公益季”活动。该活动是一档“绿野先综”新概念式户外综艺,在三区三州之行中,传递生态环保新理念,展现野外奔放的自然与人文风貌。“极限男团”将从新疆喀什出发,在20天内途经天路秘境、领略大漠高原、探险茫茫沙漠,体验多彩民风,并通过社交平台发布短视频,以筹集旅行经费和资源。同时,他们还将拍摄沿途的风土人情主题照片,听取三区三州普通百姓的人生故事,将纪念照片集结成册,发布线上摄影展和旅行指南,记录中国扶贫路上的美丽瞬间。在上海市合作交流办、上海援疆前方指挥部的全程指导推动和上海东方卫视极限挑战摄制组的精心策划下,7月4日至10日,大型综艺节目“极限挑战宝藏行·三区三州公益季”在上海市对口援建的巴楚县、叶城县及喀什古城进行拍摄,助力上海对口支援地区扶贫事业,宣传推介喀什人文景观、特色农产品、旅游景点和具有当地特质的扶贫项目。

决战脱贫攻坚对口帮扶一线故事 | 续植杨柳三千里 绘就新时代援疆多彩篇章-LMLPHP

《极限挑战》到喀什开拍

文化交流是最本质的交流,是深层次的、长远性的交流。厚重与多彩是喀什地区的文化特色,这块西部沃土,曾栖息有数十个民族。一个民族即是一部社会演变史,这样众多的民族,在历史长河里演绎了灿烂独特的人文景观。“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独特的地理位置让喀什地区始终处于文明交融的十字路口。古希腊文明、古波斯文明、中华文明,让古老的喀什噶尔灵动而鲜活。但另一方面,喀什地区的部分区域,极端宗教氛围还很浓厚,文化对冲的压力还很大。如何以现代文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为喀什地区的大发展做好准备,成为援疆援喀的重大课题。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在决战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援疆工作对于我们援疆干部来说,是考验,也是机遇。脱贫摘帽对于喀什来说不是终点,而是新奋斗的起点,我们既要为脱贫攻坚决胜跑好“最后一公里”,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美好喀什的新征程。作为一名援疆干部,我深感自豪,愿与同志们一起,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用担当和作为绽放时代光芒,书写援疆多彩篇章!

决战脱贫攻坚对口帮扶一线故事 | 续植杨柳三千里 绘就新时代援疆多彩篇章-LMLPHP

《“决战脱贫攻坚——来自对口帮扶一线的故事”》

编者按: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为更好地宣传上海市深入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全面展示上海助力对口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工作成果,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社联合主办的“决战脱贫攻坚——来自对口帮扶一线的故事”主题报道活动正式启动。该活动旨在“讴歌援建奋斗者、打赢脱贫攻坚战”,通过向本市援外干部人才、志愿者以及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社会爱心人士等征集在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中的做法、经验、成效、感悟等以及相关图片、音视频材料,全面宣传展示本市助力对口地区脱贫攻坚所取得的成就。即日起,相关内容将在“文汇”APP集中刊发,以飨读者。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政协上海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辑:赵征南

11-04 2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