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家校共育调查报告显示,五成家长遭遇居家陪学困难-LMLPHP

2020年新冠疫情对传统教育产生了巨大冲击,也为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契机。停课不停学的居家学习,学习场域在学校和家庭之间随时切换,教学模式转为线上线下相互融合,使师生双方和陪学家长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分析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2020年6—7月对全国29个省份13.4万中小学校长教师及176.6万家长疫情期间家校共育情况的问卷调查,有助于我们了解现状,查明问题,积极应对后疫情时代家校共育的新课题。

疫情期间,中小学家校共育表现为:事务性工作多,教育性内容少;学校主导、家长配合的单向行为多,家校平等交流、双向共育行为少;教师线上教学问题多、学生自主管理行为少。

家校共育内容:事多育少、以同代异。

调查发现,疫情期间家校共育内容主要集中在家校相关信息、学校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抗疫与品德发展这三个方面,事务性内容比较多,与学生学习成长、家庭教育相关内容少;教师几乎是将学校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照搬给家长,忽略了家校共育的主体有别、方法有异、分工有度的指导思想,教师与家长在家校共育内容的评价上差别较大。

就家校共育的内容(3点记分,1、2、3分别为“从不”“偶尔”和“经常”)而言,教师自我评价值为2.54,略高于家长2.45的评价值。

在学校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方面,家长与教师分歧较大。49.9%的教师认为自己“经常”提供“心理辅导与咨询”,但只有29.5%的家长认为学校“经常”提供“心理辅导与咨询”;同样,提供“线上学习方法”(教师为67.9%、家长为53.2%)“亲子阅读指导”(教师为48.8%、家长为39.4%)“家庭教育知识”(教师为55.1%、家长为47.6%)和“亲子关系指导”(教师为50.01%、家长为43.7%)等方面,家长认为学校“经常”做的比例都比教师自评低。

在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方面,家长认为学校“经常”进行的比例为52.4%,比教师自评的62.5%低10.1个百分点。

究其原因,一是很多孩子未能适应居家线上学习的教学方式,仓促上阵的线上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孩子学习问题增加;同时,长期共处一室使教养方式不良家庭的亲子关系紧张,亲子冲突加剧,家庭心理辅导需求剧增。而学校提供的心理辅导咨询无论是内容还是频率都不能满足家长需求。二是突然、被动开展线上教学的教师,本身也面临着迅速适应线上教学方式、应对教学管理新难题、处理家校关系新问题等挑战,很难及时回应家长的多样化诉求。三是疫情前家校关系疏离、家长对学校信任度低、家校沟通不畅的学校,疫情期间家校共育工作同样不能让家长满意。这些问题是中小学家校共育理论研究薄弱、制度建设不完善、政策支撑不足、学校实践不力等问题在疫情中的集中反映。

家校共育行为:单多共少,以单代共。

疫情期间的家校共育行为,表现为学校主导多、家长主导少;家长配合多、学校配合少;单向要求多、双向交流少;教师自认做得多、家长认为做得少。家长评价均值为2.16(3点记分),教师自我评价略高(2.29)。

美国学者爱普斯坦将家校合作活动类型归纳为当好家长、相互交流、志愿服务、在家学习、参与决策、与学校社区协作等6个方面。调查显示,在在家学习、参与决策和相互交流这3个方面,家长与学校的看法差别较大,家长评价明显低于学校评价。

在相互交流方面,52.9%的教师自评与家长有单独交流,但认可“与教师单独交流”的家长仅为22.1%,二者的差距高达30.8%。“教师线上/实地家访”(教师自评为37.7%、家长为20.7%)“参加家长互助小组”(教师为29.4%、家长为18.0%)等数据,也反映出家校之间的沟通行为并未满足家长需求。

在帮助家长方面,“要求家长反馈孩子在家行为表现”的教师为55.4%,而仅有30.2%的家长认为自己被要求“反馈孩子在家行为表现”,差距高达25.2%。57.7%的教师“要求家长反馈孩子在家学习情况”,而仅有34.3%的家长认为教师“要求家长反馈孩子在家学习情况”,差距达到23.4%。在参与决策方面,“对学校提出意见”一题的家长评价为28.6%,教师为43%。

相互交流单一单向、共育评价差异较大、学校事务家长参与度低,表明很多学校并未真正打开大门,建立家长(社区)积极参与、家校共育共建共治的现代学校,实现学校治理体系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家校共育效果:学生成长一般,家庭配合不力。

内容单一、方式单一,家校协同偏差、家长配合不力等现状,显示出疫情之前学校未建立起家校共育长效机制,导致疫情期间呈现问题放大和叠加效应。家长评价孩子的成长状况均值为2.7,略高于2.5的中间值。数据分析发现,家长教育能力不能适应学生在家学习的需求,居家学习困难重重;教师认为家长对学生线上学习配合不够;学生线上的学习纪律、作业完成情况均逊于线下学习。

调查显示,51.8%的家长认为自己“指导不了孩子的学习和作业”,48.9%的家长说自己“没有时间和精力”陪孩子学习,28.5%的家长“管不住孩子”。这显示出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不足,也可能是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不力,并把家长不该承担的任务强行推给家长,导致家长挫败感较强。

对于线上学习效果,六成教师否认家长配合得好,认为学生纪律和完成作业情况不好的教师均为七成。同时,调查发现,教师认为线上教学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学生不适应”(65.2%)。

学生不适应,实质是孩子难以面对新挑战、不会自主解决新问题,是社会适应力不足的表现。家长管不住,是家庭教育能力不足的体现。作为专门教育机构的学校,应发挥专业优势,在家校共育中实现合作育人与家长家庭教育指导同步,这样才能实现家校携手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目标。

多元举措推进后疫情时代家校共育体系建设

疫情期间居家学习实践,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校的“管”以及家庭的“育”。可以预见,后疫情时代的家校共育,从教育理念、制度设计到学校实践,必将发生深度变革。

教育理念更新:创建大教育理念引领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教合一”新格局。构建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为有机补充的教育体系,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协同育人。

学校制度变革:打造开放包容、多元共建的现代学校。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把学校作为一个开放组织,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在文化建设、学校管理、课程改革、教学组织、学生发展、教师培养等方面,最大限度调动家庭和社会参与积极性,重构家校关系,努力构建地位平等、多元协作、动态平衡的“太极型”家校关系,创新家校协同育人模式,构建家校教育共同体。

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家校沟通与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做好家校沟通,进行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应成为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标准应增加教师家校沟通能力和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的专业要求,在教师职前培养课程体系中增加家庭教育指导相关内容,提高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

培育健全人格:家校共同培养人格健全,学会自我教育的时代新人。后疫情时代,学校和家庭应目标一致、分工明确、协力育人。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支持者、共学者,引导学生成为课程设计的参与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学习过程的建构者和个人学习的主导者。家长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保障者,为学生成长提供精神动力、心理支持和环境保障,培养人格独立、自主管理的自我教育者。

强化过程评价:构建家校共育督导评估长效机制。把学校开展家校共育工作纳入学校督导评估工作中,把家长学校建设纳入中小学整体工作计划之中,建立以教师、家长和学生为多元评价主体,以表现性和发展性评价为导向的家校共育评价制度,引进第三方评估来监测评估中小学家校合作情况。

加大财政支持:努力保障家校共育经费投入。各级政府应将学校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拨付专门经费,加大财政投入购买专业服务,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家庭教育工作,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支持的家庭教育财政保障机制。

来源:中国教育报 图丨文汇资料图片,摄影:邢千里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11-06 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