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芭版《茶花女》“回家”,海派芭蕾展现世界名著的“戏剧力量”-LMLPHP

11月18-20日,上海芭蕾舞团版《茶花女》将回到“诞生地”,献演于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用足尖演绎法国作家亚历山大·小仲马笔下的爱情悲剧。距离这部新版芭蕾舞剧的首演,刚巧跨越了一整年。去年11月17日,《茶花女》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亮相,上芭将这部世界名著搬到了“上海制造”的舞台。

一年过去了,“她”是否容颜未改?接受过“口罩芭蕾”精神的洗礼,经历了11城20多场全国巡演,《茶花女》终于“回家”。

配合更为默契,《茶花女》依旧充满着新鲜感

许多观众仍记得《茶花女》2019年11月首演时的动人一幕。舞台上极尽柔美凄婉,幕后还有着一个硬气故事——扮演阿尔芒的上芭首席明星吴虎生带伤登台,咬牙坚持跳完该剧世界首秀。

仅仅一个月后,《茶花女》又献演于中共中央党校北校区礼堂。从《天鹅湖》到《白毛女》,从《马可·波罗》到《茶花女》,上芭在三年内第四次为中共中央党校的学员和教职工带去海派芭蕾力作。“《茶花女》展现出了上海芭蕾舞团独特的艺术风格,就好像没有台词的话剧,没有银幕的电影。”上芭团长辛丽丽说,中国演员演绎世界经典名著改编的剧目是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高品质呈现。

上芭版《茶花女》“回家”,海派芭蕾展现世界名著的“戏剧力量”-LMLPHP

2020年伊始,虽然“新冠”疫情使得众多文艺院团的演出计划暂时停摆,但上海芭蕾舞团坚持“危中寻机”。因着对芭蕾舞的热爱,团长辛丽丽带领着演员们“停工不停功”,练功、创作、排练的脚步从未停歇。随着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演出市场逐步回暖,上芭携《茶花女》踏上了首次全国巡演之路,在福建、江苏、江西、湖南、广东五省十一地共20场的演出。这是上芭与各地芭蕾舞迷们之间的情书——演员们在舞台上倾情演绎,观众报之以鲜花与掌声。

剧中男女主角从相遇、相知、相爱到误解、离别的爱情之路将藉由多段双人舞一一呈现,这些舞段蕴藏大量的潜台词和戏剧性,不仅演员们演得酣畅,观众们也沉醉其中。经历全国巡演后,吴虎生和戚冰雪纷纷表示:相比首演,俩人不仅双人舞的配合更为默契,也更能全身心地感受音乐、融入音乐,在内心和人物表达方面根据人物性格表现更多,“每一次《茶花女》的演出都充满着新鲜感”。

上芭版《茶花女》“回家”,海派芭蕾展现世界名著的“戏剧力量”-LMLPHP

艺术追求千锤百炼,连呼吸都逃不过编导的“挑剔”

舞剧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这部经典名著曾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和演绎载体,征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和观众。新版芭蕾舞剧《茶花女》诞生于上海芭蕾舞团成立40周年之际,由上芭在聘艺术总监——英国芭蕾大师德里克•迪恩匠心打造。带着对原著的敬畏和对“茶花女”玛格丽特的着迷,迪恩编创的舞剧忠实还原了原著剧情,以倒叙手法在舞台上再现玛格丽特与阿尔芒相遇、相恋,却无法相守的炽热之爱。

《茶花女》在编舞上融入了极为丰富的肢体语汇,描摹真实的人物情感。整整两个月,迪恩带着男女主角的扮演者——吴虎生和戚冰雪扎进教室,每一个眼神的交汇、二人之间的距离、舞姿的收放、甚至是呼吸都逃不过编导的“挑剔”。事实上,有哪一部精品不曾经过千锤百炼而诞生呢?

上芭版《茶花女》“回家”,海派芭蕾展现世界名著的“戏剧力量”-LMLPHP

编导德里克·迪恩与男女主角“抠”戏

《茶花女》的配乐由知名作曲家卡罗·戴维斯执笔,他的音乐作品极富电影配乐的质感,不仅契合芭蕾艺术,而且饱含戏剧冲突和张力。在舞美设计上,《茶花女》剧组制作了多达60个品类的数百件硬景道具、85套服装,以及包括头饰、头套、耳环、项链、手链等等在内共计96套饰品,打造出1850年代法国上流社会华丽典雅的气息和如同油画般的田园风光。值得一提的是男女主人公在巴黎歌剧院初次相遇的情景,英国设计师亚当·倪查考了大量资料,将19世纪巴黎歌剧院完美地复刻再现于舞台之上。

11-10 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