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上海报告一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打破了6月至今本土病例“零新增”的平静。应急处置机制随即启动,治疗、隔离、检测、流调、溯源......当晚通报病例26名密接者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次日一早宣布8717名病例相关人员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各项应急处置措施有条不紊地在推进中。

这几天,疫情防控牵动着大家的心,我们应以怎样的态度,面对这样的偶发病例?

热评 | 面对偶发病例,要有“平常心”,更要有警惕性-LMLPHP

首先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如同张文宏医生所说的,不因为偶发的病例,影响到正常的生活。

“平常心”,源自对上海整体疫情防控能力的信任。翻看过往数据,1月20日上海确认出现首个病例,2月26日以后本土病例大幅减少,6月29日以后连续数月零增长。换言之,上海只用一个月就基本控制住本土疫情,并延续良好防控势头,期间还成功举行五五购物节、上海书展、上海旅游节、S10总决赛、进博会等多项大型活动,提振了社会各界对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信心与士气,这些都足以说明我们整体防控体系的有效性。至于本次偶发病例,从通报信息可以看出,由于发现及时、处置得力,不会干扰市民正常工作生活,更不会干扰上海经济社会发展。

保持“平常心”的同时,更要时刻保持着警惕性。

目前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已超过5000万例,并仍在快速攀升,疫情正呈现反弹态势。上海承担着我国一半以上的入境航班和境外输入病例,特别是货物吞吐量巨大,隐含输入的风险一直在意料之中。新常态下的疫情防控就是要在维持一定程度国际货物和人员交流的同时,管控好风险。

防疫一线的各个环节、各个岗位,要各司其职,防止松懈麻痹的思想,守牢“入城口、落脚点、流动中、就业岗、学校门、监测哨”六个关键点,进一步将输入货物纳入管控与检测范围,把疫情防控链构筑得更严密。商场、影院、剧场等人员聚集场所,要继续严格执行现有防控措施,避免防疫措施走过场,更不能因为算“小账”而影响防疫大局。

前阶段,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阶段性成果。秋冬季来临,疫情防控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每一位市民都要从自己做起,认真做好个人防护,坚持“防疫三件套”,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做好个人卫生;牢记“防护五还要”,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

热评 | 面对偶发病例,要有“平常心”,更要有警惕性-LMLPHP

疫情一日不解除,防控一刻不放松。常态化不等于正常化,要时刻保持警惕,做好个人防护;常态化又需要“平常心”,对偶发的病例也不必太焦虑。

新冠病毒再狡猾,终究敌不过我们慎终如始、再接再厉的科学态度。

11-10 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