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在中山东一路和南京东路的交界处,新铺设了斑马线,保证了开街后的秩序与安全。
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这是迈入新时代的上海在建设“人民城市”过程中所坚守的“人本价值”和具体目标。
城市的核心取向是“人”。唯有以“人”为尺度,不断改进服务和管理,城市方能成为“诗意栖居之所”。一年来,上海牢记总书记的深切期望,践行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处处围绕人、时时为了人”,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的超大城市治理模式。
图为小朋友在虹旭小区“老少同乐园”内玩耍。
一年来,这座拥有2400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型城市对“高品质生活” “品质民生”有了更为踏实的探索和诠释。从旧改到老房加梯,从早餐工程到社区食堂,从健身步道到遍布身边的党群服务站点,涉及衣食住行,一项项惠民利民工程不断聚焦、回应、解决着百姓的“急难愁盼”。切口更小、靶心更准,由此人民群众对城市温度的感知更为直接、更真切。从垂髫小儿到耄耋老人,每个人能被观照、被重视,人们与城市的情感联结就此更为紧密。
“人本价值”的核心要义,不仅是一切“围绕人”,更要让一切“依靠人”。城市不断向前迈步,作为城市建设的主体,人们在享受发展红利的同时,也享有充分、公平的参与权,更肩负着参与城市建设、参与社会治理的重担和责任。一年来,在 “人民至上”理念的指引下,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也在基层社区纷纷涌现。
“人民城市”成了上海的新标签。标签背后,更透出这座城市的深层愿景——要让五湖四海的人向往这座城市、汇聚到这座城市,“在成就自己梦想的同时,造就一座伟大的城市”。
解民忧、暖民心,全力以赴解决“急难愁盼”
细细品味“人民”二字,上海的民心工程有了靶心——全力以赴解决百姓感受度最强、最关切的“急难愁盼”。
旧区改造,这项事关城市长远发展和百姓福祉的民生工程,在这一年里跑出了决战决胜的加速度。虹口区17街坊是上海实行“市区联手、政企合作、以区为主”的首个旧改项目。从作出征收决定到成功收尾交地,该地块仅用了短短16个月。到今年底,上海将完成旧改281万平方米,为14万户居民圆上“新居梦”。
图为虹口区东余杭路(一期)旧区改造项目正式生效,一位居民举着“阿拉成功啦”的牌子,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另一项民心工程也大幅提速。老房加梯,从最早耗时近三年到如今“从立项到落成运营”不超过半年,更多“悬空老人”告别上上下下的烦恼,尽享出行便利。以上海中心城区首个探索老旧公房加装电梯的静安华怡园小区为例,加梯工程从孤本 “第一单”迈入“整建制”推进,耗时越来越少、流程越来越简化、制度保障越来越清晰、资源力量越来越汇聚、居民获得感越来越强。
图为临汾路街道已成功加装的电梯,让“悬空老人”下楼不再难。
氤氲着暖暖烟火气的“早餐工程”从另一个维度展现出一座城市为了民生的孜孜以求。工作日的早高峰,步履匆匆的白领们不必再为早餐发愁。产业园区、商办楼宇、大型居住社区、地铁站点……一辆辆流动餐车驶入遍布全市的早餐网点,将一份份更便捷、丰富、健康的早餐送到人们身边。预计今年年底前,上海将完成新(改)建网订柜(店)取网点300家、新增早餐复合门店300家。
图为第一八佰伴门前广场,上海的流动早餐车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
一份早餐之外,市民们对这座城市具体而微的感知还体现在一段段通勤路途。705公里,这是上海地铁的运营总里程。截至目前的17条轨道交通线路,构成了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基础设施外,“智慧地铁”建设持续迭代、更新,为市民群众提供了更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务。
一项项民生工程落地速度加快,越来越多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在各方力量的共建共治共享下,一项项民生工程变为了真正的民心工程。
不停留于一般需求满足,往深里走往实处干
一年来,上海深入拆解“人本”二字,不停留于一般意义上的民生需求满足,不断往深里走、往实处干。兼顾普惠需求的同时,也让个性化需求有了落地的可能。
当下,人们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需求有了提升,家门口的“微基建”成为品质生活的 “新增量”。从历史保护建筑林立的风貌区,到水系发达的近郊农村,一大批怀着梦想和追求的“社区规划师”浸入其间,以他们的专业理念和设计,盘活、扮美一个个新空间,并赋予群众期待的新功能——花园社区、慢行系统、停车空间……到2022年,以社区规划师为代表的“参与式社区规划制度”将在上海实现全覆盖。
图为虹旭小区的生境花园。
兼顾普惠需求的同时,新一轮社区规划还将温暖关怀给予了那些曾经容易被忽略的“沉默的少数”。今年,上海扩大试点“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通过健康教育、风险测评,提供非药物干预训练和早期照护服务等,形成社区长效支持机制,预计将在“十四五”时期实现全市街镇全覆盖。
同样需要“友好”对待的,还有最柔软群体——儿童。社区、大型商业体、公共空间,自嵌入儿童友好社区元素后焕然一新。它们不仅成为孩子们的运动空间,更成为他们的社交天地。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上海市实验小学校长杨荣这样评价:社区是孩子们步入集体生活前的“预演”,他们可以在这里习得一种“社会参与”能力,帮助其更坚定、更自信。
图为儿童友好社区的商场内设置的儿童游乐项目。
这一年,借助于当下不断推进建设的“两张网”——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 “一网统管”带来的技术赋能,那些“藏”在社区中的“沉默的少数”也会被及时发现,及时观照。在静安区临汾路街道,“数据驾驶舱”聚焦社区妇女两病筛查开发了相关应用场景,在精准匹配需求和资源后,受益群体从往年的5000多人上升至2.1万多人。“两张网”的技术加成之下,临汾路街道成功“把服务做在群众开口之前”,助力民生服务更精准化、精细化。长宁区率先试点的“社区救助顾问”制度也于今年起在全市范围内复制、推广。这些救助顾问的角色不止于政策介绍,更是要完成“陪伴式、长效式、全程式”的救助帮扶,嵌入“全生命周期”理念,提高救助的有效性。
坚持“人本价值”,实现诗意栖居
围绕“人”的需求,上海还提出:人性化城市、人文化环境、人情味生活。这些词共同指向一个目标——最大限度地尊重并激活“人”在城市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治理好、建设好、发展好上海这座超大城市。
图为宝山区丰翔新城活力楼组门口居民自发种植的绿植鲜花。
在宝山区,紧挨着工业开发区的大型居住区丰翔新城,外来人口超过八成,小区内曾有不少“问题楼组”。在基层党组织引领下,社区构建起“活力楼组”这样的平台,通过举办各类活动渐渐凝聚起人心和动力,联结形成“利益共同体”,让居民有了家的归属感。就此,大家群策群力,逐项消解矛盾和难题,成功逆袭。
要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就要在基层社区构建起全宜居生活链、全网络服务链、全情感治理链。
曾在全市创设 “三会”制度的黄浦区五里桥街道率先起步探索“街区共同体”。一个居民区太小,资源不够丰富;而整个街道又太大,不利于公共议题快速形成。通过设立街区共同体,实现了治理资源的联结与整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社区生态治理圈。
人民,应当成为城市发展和治理的积极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最终评判者。只有调动多方积极性,发挥多元作用,才能实现“共建” “共治”,并最终达成更高层次的“共享”。
图为物业服务升级后,小区环境焕然一新。
全市层面,社会治理共同体遍地开花,并延展出了多样姿态。杨浦区五角场街道,在破墙之后,老旧小区抱团成片,站上更大平台统筹资源,破解了停车难等困扰;徐汇区乐山街坊,推进片区一体化治理,启用统一品牌物业,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时提升统一服务质量。
为集成、共享、协同庞杂的社区资源,上海还推出了一朵“社区云”。眼下,全市6077个居村委会将于今年年底前全部接驳“上云”。浦东新区周家渡街道昌五居民区是首批“尝鲜者”之一,自启动试点以来,朝九晚五的年轻白领们在互动社区频繁留言、贡献“金点子”。他们还将这股热情延续到线下,为社区自治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