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最后一个月,在冬季朝鲜盖马高原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生存环境下,中美两军生死决杀,长津湖畔烽火连天。

深度讲述长津湖战役,《刀锋》意为志愿军以血肉之躯为“刀锋”,折断美利坚之剑-LMLPHP

寒冬、战火,雪花、鲜血,反差画面下映射的是热血洒战场誓死驱敌与保家卫国的决心。

深度讲述长津湖战役,《刀锋》意为志愿军以血肉之躯为“刀锋”,折断美利坚之剑-LMLPHP

这一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的将士硬是以血肉之躯迎难而上亮出“刀锋”,折断了曾经所向无敌的“美利坚之剑”。

这次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志愿军在东西两线同时告捷,一举扭转了战场态势,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

深度讲述长津湖战役,《刀锋》意为志愿军以血肉之躯为“刀锋”,折断美利坚之剑-LMLPHP

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纪录片《刀锋》中,整个战争中极为惨烈的长津湖战役,在黑白影像资料和亲历者的讲述中生动再现于观众面前。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弘扬抗美援朝精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自10月26日在央视纪录频道晚8点档播出纪录片《刀锋》。在该片播出期间,诸多网友直呼“看哭了”,表示这部纪录片看得人热血沸腾又泪流满面。纪实影像的真实也为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让更多年轻人感受到战争与历史的重量。“有机会一定去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敬个礼!这些军人才是是真正的英雄!永垂不朽!”“这样有意义的纪录片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看去深思……”

深度讲述长津湖战役,《刀锋》意为志愿军以血肉之躯为“刀锋”,折断美利坚之剑-LMLPHP

聚焦关键战役,呈现真实、震撼的历史时刻,纪录片《刀锋》深度讲述长津湖战役,为抗美援朝主题叙事提供了重要的切口和权威参考。片中既有大量对亲历者的采访、回忆和口述,也有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和战地日记、照片等作为参考和佐证,真实、全面还原了当年长津湖战役的历史图景。

一条鸭绿江,连通中国与朝鲜。而在70年前的江上桥,一头通向战争,一头通向和平。《刀锋》首集《卫国刀鸣》从朝鲜战事危急,中国面临是否出兵援助朝鲜的重大抉择开始讲起。“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跨过鸭绿江,中国人民志愿军置生死于度外,为保家卫国毅然告别祖国和亲人,投身朝鲜战场。

长津湖艰苦卓绝的战斗是西线战场胜利的保证,这也是一场以弱胜强、以气胜钢的典型战例。在抗美援朝宏大主题下,《刀锋》揭示了在艰苦卓越的环境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与美军一次次正面交锋中,如何用血性和铁骨击退不停进攻的强敌。

深度讲述长津湖战役,《刀锋》意为志愿军以血肉之躯为“刀锋”,折断美利坚之剑-LMLPHP

在叙事逻辑上,《刀锋》的可贵在于其从中美双方的视角去真实、客观还原了战争的全貌。片中的受访者和讲述者不只有大量亲历朝鲜战争的志愿军老战士和志愿军战士的后人等,还有不少曾经参战的美军士兵。此外,片中还使用了不少美军拍摄的战地影像,让观众看见真实的战场实况。

以历史进程的推进和史实讲述为经纬线,在中美双方亲历者和见证者的视角下,《刀锋》编织出一幅精彩的战时影像。在零下三四十度的酷寒中,虽然缺乏抗寒衣物和补给物资,中国人民志愿军却以钢铁般的意志,忍饥耐寒,潜伏在冰天雪地,伺机出战,迅速遏制美军进攻,一举将“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打到“三八线”以南。

深度讲述长津湖战役,《刀锋》意为志愿军以血肉之躯为“刀锋”,折断美利坚之剑-LMLPHP

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志愿军正是靠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高昂战斗精神,与强敌进行了殊死较量,并最终赢得了战争胜利。如同美朝鲜战场老兵、时任美步兵第3师第15团连长马丁·马科斯在回忆时所说,“中国军队团结坚强,他们很英勇,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考验,在生死战场上,他们会前赴后继,这样的人是有信仰的,你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所作所为。他们是真正的战士。”

深度讲述长津湖战役,《刀锋》意为志愿军以血肉之躯为“刀锋”,折断美利坚之剑-LMLPHP

不局限于对历史事件和战争场面的宏观描摹与呈现,《刀锋》还生动描绘了参与战争的诸多人物,还原和刻画英雄群像,致敬“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的胜利离不开在关键节点做出重要决断的新中国领袖、将领,更离不开舍小家、为大家,在寒冬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志愿军战士。《刀锋》在带领观众走进英雄故事的同时,亦在真实故事的讲述中深刻诠释着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抗美援朝精神。

大场面战争的画面和战事讲述之外,《刀锋》还带观众捕捉到不少历史细节。如针对抗寒衣物等物资不足问题,第二集《跨海过江》用了不少篇幅去呈现跨江前的紧张筹备和志愿军的快速集结。“去除一切负担,以最快的速度前进。”朝着鸭绿江,匆匆跑步而过的队伍里,有人抓起一件棉衣,或一双棉鞋就去追赶已经踏上江桥的战友。时间的紧促令诸多志愿军部队在忙乱中无法仔细核对物资的发放,便跟随队伍踏上了颤动的浮桥。

为打赢这场战役,志愿军也付出了沉重代价,武器装备差加上严寒造成的冻死冻伤,使志愿军产生了重大伤亡。部分在战争中幸存的战士因为冻伤不得不被截肢。但在时任第20军第60师第179团1营1连战士侯方仁等志愿军老战士们心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中国军人的天职,流血牺牲是值得的。

深度讲述长津湖战役,《刀锋》意为志愿军以血肉之躯为“刀锋”,折断美利坚之剑-LMLPHP

诸多细节的披露和呈现也生动描摹和还原出战场中值得铭记的一幕幕场景和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战场上这一“刀锋”如何锻造,直击战场、迅速歼敌。在炮火连天的画面和老兵们深切、动情地讲述下,中国人民志愿军超强的战斗精神和意志引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片中拍摄的亲历者大多已过耄耋之年,因为年龄和身体原因,很多记忆早已模糊,但有些印象深刻的事儿,他们一生都难以忘怀。

每一个生命都有其价值,每一滴鲜血都没有白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在带领观众感悟抗美援朝精神的同时,《刀锋》亦是对“最可爱的人”的一次庄重致敬,用影像刻录、守护并传播着战争留下的珍贵记忆。在黑白影像和亲历者的讲述中切换,《刀锋》完成了一次次与历史的深情“对话”,其中既凝聚着生与死的情感感悟,也为当下身处和平年代的人们留下深刻的思考。

综合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广电时评等

11-13 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