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翻转民调赢下印度“贫困邦”,《外交政策》:选民对政府疫情应对不如想象中严苛-LMLPHP

由于国内新冠疫情肆虐,经济形势低迷,加之与周边国家关系紧张,2020年对于印度总理莫迪及其领导的印度人民党(印人党)而言,似乎并不是一个友好的年份。然而吊诡的是,在印度继疫情暴发后的首次主要选举活动中,印人党及其联盟——由现任首席部长尼蒂什·库马尔为首的人民党联合派赢得了比哈尔邦地方议会选举。这意味着,库马尔很有可能将继续担任比邦首席部长。

《外交政策》杂志12日刊文分析指出,比邦的选民有足够的理由不投给印人党及库马尔。比邦是印度第三“人口大邦”同时又是“贫困邦”之一,医疗体系孱弱,在此次疫情中受冲击尤其严重。而在疫情尚未蔓延的2019年,比邦就有近乎三分之一的年轻人处于失业状态,失业率近乎是全印度平均数据的两倍。

贫穷以及资源的匮乏使得为数众多的比邦人外出务工,突如起来的“封城令”更令他们业已拮据的生活雪上加霜。

今年3月,莫迪针对全国的“封城令”出台突然,正式公告前只预留4个小时,从而致使大量来自比邦的打工者为了返乡而丢了工作。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援引的印度政府数据显示,在全国逾1000万的返乡打工人员中,其中超过150万人的返程地是比哈尔邦。由此,该邦的失业率从3月的15.4%上升至4月的46.6%。数据在疫情防控措施放宽后有所下降,据官方数据,比邦10月的失业率仍然高达9.8%。

“返乡潮”加剧了比邦资源紧张的形势,也加大了防控难度。CNN指出,比邦目前上报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22万,其中包括1156例死亡病例,然而这个数据相较于印度逾800万的确诊病例简直不值得一提。

综上原因,加之印人党此前多次在该邦选举中失利,民调专家及分析人士推演,反对党地方政党民族人民党(RJD)领袖特贾什维·亚达夫( Tejashwi Prasad Yadav)将以“一边倒”的优势赢得票选,莫迪面临的票选前景或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相似。

然而事实上,地方政党民族人民党仅赢下了比邦地方议会243个席位中的75个。

原因何在?

“莫迪以及印人党的胜利表明印人党的民族主义理念受到地方推崇,并且莫迪本人的人格魅力获得了更多认可。此次‘翻盘’民调的票选数据可能会进一步增强印人党推行民族主义政策的信心。此外,印人党或将继续在国外展现印度的战略决心,以转移国内对经济萎缩和疫情肆虐的关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郑海琦对文汇分析指出。

《外交政策》认为,分析人士“低估了一个强势的领导人在印度政坛的粘性”,将其同世界其他领导人(特朗普)遭遇的情形相比较也是过度解读。比邦的票选结果反映了民调与选民情绪的高度撕裂,莫迪的胜利在某种程度上说,尤其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民众对莫迪政府相对认可,甚至是对其继续执政有所期待。

此次票选不仅是莫迪自新冠疫情暴发后面临的首场“政绩大考”,更重要的是,如今印度邦层面的选举越发被视作是对国家执政党和领导人全民公投结果的风向标。

“扩大地方邦的权力对印人党至关重要,邦议会选举产生联邦院议员。目前印人党尚未控制联邦院,邦议会的进展使其更接近控制议会两院的目标。”郑海琦指出。

《外交政策》指出,因此,如果一定要将莫迪与“特朗普情景”类比,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即选民对当局应对新冠疫情中的糟糕表现并未像预期中的严苛,或许他们认为这更多是一个自然灾害,而不是人为应对不当的结果。

这对新冠确诊病例已经超过800余万,死亡病例逾12万的印度而言,无疑是莫大的悲哀。

11-13 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