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奥秘存在于艺术之中。”今天(14日),“汇讲坛”走进西岸艺岛,聚焦上海这座城市的“艺术新地标”。专家学者集思广益,共议艺术如何真正融入城市建设,滋养人民生活,更有益地推动社会发展。
讲坛的举办地与“艺术新地标”主题相得益彰。据了解,位于上海西岸文化核心区的西岸艺岛(Art Tower)一个月前正式启用,着力打造国际艺术品产业高地的上海新地标,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和上海国际文物交易中心先后落户于此,将全球目光聚焦到上海、聚焦到上海西岸。
现在,这里三大重量级启幕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雪域之美——百幅唐卡艺术精品展”;西岸保税库艺术精品展览“艺岛”;“遇见香格纳展览”,众多艺术家的作品星光熠熠,艺术生活化的氛围愈加浓烈。
讲坛现场,“百幅唐卡艺术精品展”的策展人胡巍结合自己在西藏的经历和潜心研究的成果,向观众们讲述了西藏唐卡的策展意义和文化渊源。传统的艺术光辉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磨灭,相反仍引领着现代的艺术家不断去描摹、去更细致地思考、刻画。不远处展厅内,妙笔生花、惟妙惟肖的唐卡也让来自瑞士的香格纳画廊创始人劳伦斯·何浦林赞叹不绝:“这是好东西!为什么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这古老的艺术很值得去琢磨。”
那么,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艺术之于城市,之于城市中的人,到底有什么价值?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试图给出答案:“艺术通过‘智识’的建构,推动城市创新创造,是社会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张子康进一步解释,艺术品的布展只是完成了一半的意义,剩下的一半是交由展览现场的观众去解读——在体验中认识,在认知中思考,思考中推进创造力,产生新的惊喜。“好的艺术能够带来的深度的认知和丰厚的文化力量,让观众自我思考,产生‘智识’,创造力最终才会对未来产生源源不断的价值。”
然而,公益性展览是一时的,如何让艺术真正对城市产生可持续的影响力?“是社会力量的共同推动,是全产业艺术链的形成。”张子康说。
这个呼之欲出的答案将观众的目光重新聚焦到西岸艺岛,这个“汇讲坛”的举办地,这个高挂着“全球艺场、上海时间、西岸艺术”横幅的地方:不仅是“聚合型”的艺术空间,更是“一站式”的交易服务,旨在形成“全要素”的产业生态,推动足够大的市场,使得艺术成为可持续的影响力,共同促进社会进步。
上海西岸艺术品保税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安达表示,整个艺术品产业的后台服务端,牵扯的流程和环节其实非常多。但艺术推动着时代进步,时代也在赋能艺术——随着人民精神需求的提升,政府扶持力度的加大,今天所看到的展览也好、价值45亿作品运输也好,都在后续环节默默支撑下完成了。而且西岸艺岛这一个建筑中已经集成了国际标准的保税展厅、周转存储空间和配套服务区,将为行业提供一站式、聚合型的艺术综合体地标,艺术更加可亲近。
据悉,第二届上海艺术品交易月正在火热进行,西岸艺博会也已于11月11日正式开幕,艺术还在不断点亮城市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