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集纪录片《心声》将于5月5日、6日在纪实人文频道黄金时段播出。

这部SMG纪录片中心联手快手平台共同打造的作品,由全民心声汇集而成——主创团队通过网络征集、“云”采访的方式,邀请全民共同参与。记者获悉,“我的战疫心声”话题征集页在网络平台上线一周,便撬动了1.2亿播放量。

今年2月初,纪录片《心声》导演组连线采访了近两百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导演组发现,当所有人都戴上口罩时,沟通的欲望却变得愈发强烈。

《心声》总制片人、总导演刘丽婷说:“虽然相隔千里、条件有限,我们只能用视频连线、语音连线的方式和他们沟通,但我们依然非常重视采访的深度和温度。有些时候,我们很庆幸,自己能够找到他们。我们更庆幸,他们愿意分享彼时彼刻的最内心。”

他们中间有奋战在武汉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坚守武汉的志愿者;有在武汉封城后,保障社会运转的警察、保安、快递小哥,或是隔离在家的普通市民;有意外被疫情留下的外乡人;有宅在家中,把千姿百态的宅家生活记录下来的普通人。那些奔赴前线的、留守当地的医护人员,那些永远冲在一线的民警、志愿者,还有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都“只是”坚守岗位。

“我没有什么力量能帮助他们。我只能用自己的音符,用我心中的澎湃,化作所有的音乐的激昂和抚慰,希望能送到他们的生命中。”钢琴家孔祥东在采访中深情演奏了为疫情中的人们创作了钢琴曲,温暖人心。

截至4月13日,中国东方航空累计执行防疫专项包机230班、运送驰援和返程的援鄂医护人员近2.2 万人次。从除夕夜开始,80后乘务员沈绮华就奋斗在一线,她很自豪,因为她护送了一批最可爱的人,打了一场最伟大的战疫,守护了自己的国家。

“插管敢死队”听上去很酷,但是感染风险也很高,因为在气管插管的过程中,患者气道会被直接打开,高病毒浓度的气体就随时可能会喷溅出来。2月初,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的医生乔芊芊加入气管插管小分队。作为疫情最前线的医生,他每天都要面对许多危重症患者。从第一次做插管的害怕到之后的娴熟,他一路披荆斩棘,越战越勇。

武汉封城第一天,郭恒就投入到志愿者工作中,护送医护人员上下班,帮助运送社会各界的物资。

日本华侨廖坤、英国留学生单嗣平、从伊朗回来的旅游博主刘威龙、意大利留学生马啸以及快手用户美国华侨李松泽、德国华侨万彩等则在互联网的另一端,讲述着世界疫情的情况。旅意青年女高音歌唱家费悦在谈到中国对意的援助,激动地说,“祖国就像一个父亲,在最危难的时候,他会挡在你的面前,说,不要怕,有我在。”

纪录片《心声》通过真实生动的人民心声表达,在向世界讲述了中国抗击疫情的故事,也向国人讲述世界抗击疫情的故事。其“云”采访的形式,也为纪录片的制作打开了一道创新之门。《心声》总策划、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主任李逸介绍:“纪录片讲究当下的真实,我们不重新演绎、不做事后记录,而是希望尝试通过云采访的方式,用第一手素材资料记录下疫情当下的生活脉搏、心理需求和复杂情绪,把真实生活状况展现给这个世界,甚至留给未来。”

04-29 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