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食品对现代人来说已是不能或缺的必需品。
今年6月份以来,已有10多个省份在进口冷链食品或包装物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进口冷链食品疫情传播安全风险增大。
11月16日零时起,上海严格落实《关于对高风险进口冷链食品实行中转查验的通知》,要求凡是由上海口岸入关进入上海储存、加工、销售的高风险进口冷链食品需查验核酸检测和消毒证明。
当冷链货物、食品安全流通有了保障后,对于在冷链食品运输装卸、生产加工等环节的从业人员,这个群体在工作中应如何做好防护?普通市民还能安全购买冷链食品吗?回家加工烹饪时要注意什么,又该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专家认为,在面对冷链食品时,不论是从业人员亦或是普通市民都应有一个正确的处理机制,只有熟悉掌握防护要点,时刻保持警惕心,慎终如始做好防护,方能在全球疫情蔓延的当下,享受常态化下的日常生活。
普通市民防护要点
关注冷链食品检疫信息,建议每周对冰箱进行一次清理消毒
在冷链频频“中招”的情况下,市民当前购买冷链食品是否安全,在清洗加工时又该如何做好防护?11月17日,上海市疾控中心发布消息,目前上海已对市场上的冷链食品进行“天天有采样,周周有重点,月月全覆盖”的监测。截至11月9日,累计在1854家重点场所,采集冷链食品及相关环境样本106524件,采集从业人员相关样本16008件,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为了让广大市民安心购买冷链食品,市疾控中心危害监控所副主任医师宓铭给出了一些从选购到储存的建议。
首先要做好防范源头。市民去正规超市或市场选购冷链食品,要关注食品产地、来源、进口食品检疫等相关信息,可要求查看已消毒证明。
宓铭给市民的建议是,选购冷链食品时应正确佩戴口罩,避免徒手接触食品及包装表面,建议使用一次性手套挑选冷冻冰鲜食品。随身携带小包装免洗洗手液或酒精棉球、棉片,用于购物后手部和物体(手机、钱包等)表面消毒,有条件的用流动水清洗双手。
要注意的是,在回家清洗加工食材时,应避免直接在水龙头下冲洗生的肉制品,防止溅洒污染。可用浸泡搓洗方式。
切割冷链生鲜食材时,建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和一次性手套,避免大力劈、剁等切割方式,以防喷溅。
“接触生鲜食材后,要及时做好手部清洁,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口眼鼻。”宓铭说,食材要做到生熟分开,处理冷冻冰鲜食品所用的器具应及时清洗消毒,避免与处理直接入口食物的器具混用,造成交叉污染。
烹调食用冷冻冰鲜食品时应烧熟煮透,尽量避免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盐腌后直接食用海鲜食品。经冰箱冷藏后的剩余食物,要彻底加热后才可食用。为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千万别忘了分餐、使用公筷公勺,这既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
最后,市民储存食物时,要注意将生、熟食物分层、分隔存放。“储存时尽量去除食材原外包装,如果不能去除,则建议安全消毒。”宓铭表示,目前研究证实新冠病毒可在零下20摄氏度的条件下存活,因此建议市民每周对冰箱进行一次清理消毒。
冷链从业者防护要点:
佩戴好全套防护设备,坚持每天健康自测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尚在全球蔓延,从事冷链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经营销售等环节的从业人员必然是防控的重点人群。要特别提醒的是,从业人员切不可因国内良好的防疫态势而掉以轻心,必须认真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工作规范和疫情防控指南。
上海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孙晓冬对此做了进一步解释:冷链配送人员在货品搬运、配送途中,应根据是否直接接触生鲜食品、接触频次、操作类型等分别选用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
比如,直接接触生鲜食品的工作人员,包括冷库管理、理货、包装、分发等在内的工作人员,应穿工作服,佩戴一次性帽子、一次性手套、戴好防护口罩、鞋套。有条件的,可穿一次性隔离衣。参与生鲜食品切割等可能产生喷溅的工作人员,还应佩戴护目镜及防水围裙。
孙晓冬还建议,冷链配送人员在运送、配送时,应当佩戴一次性手套、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从业人员应开展健康监测,坚持每天两次自测体温,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和腹泻等症状立即停止工作、及时报告和就医。工作时要避免货物触碰面部、手触摸口鼻等,防护用品应及时更换,工作服要定期消毒等。”上海海事大学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副教授何军良建议,对于进口食品的来源地,要做好大数据监测,对于一些来自疫情高发区的进口食品,应做好重点监测。在进口食品冷链运输的过程中,应做到全程消毒、全程溯源。
另外,对冷链配送车辆做好消毒,也是防疫中的重要一环。每天运营结束后,可对车辆、设备及物品进行一次预防性消毒;当确认或怀疑相关车辆、设备或物品受到污染时,须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进行终末消毒。
孙晓冬则提醒,冷链配送员应注意保持驾驶室通风,在冷链配送过程中,驾驶舱最好全程开窗通风。如气温高需要关闭门窗开空调时,宜开启外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