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重返非洲”步伐,俄罗斯将在苏丹建立苏联解体后首个非洲海军后勤基地-LMLPHP

▲ 俄罗斯海军节海上阅兵式。|新华社

根据俄罗斯总统普京16日签署的相关文件,俄罗斯将在苏丹境内建立一个俄海军物资保障点。有分析指出,这将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首次在非洲建立海军后勤基地。

可同时停泊4艘俄军舰船

据塔斯社报道,本月11日,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在政府法律信息网站发布的行政命令显示,俄政府批准在苏丹建立海军后勤基地的协议草案,并将草案呈交普京总统签署。

根据该网站16日发布的公告,普京在文件中同意米舒斯京提交的关于在苏丹境内建立俄海军物资保障点的方案。文件说,该物资保障点的建立有利于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具有防御性质,不针对任何其他国家。

据悉,协议的有效期为25年,到期后可选择延长10年。

据俄媒报道,俄政府在提交这一方案前已与苏丹方面进行了沟通。根据这一方案,该保障点主要负责舰船维修、物资补给、船员休息等工作;驻扎的俄军人数不能超过300人,同一时间停泊的俄军舰船不能超过4艘。

俄罗斯《消息报》称,和平时期,这个保障点通常由一个漂浮的车间、一艘救援拖船和3-4艘低级船只组成。如果需要,也可在那里部署大型船只,包括核动力潜艇和导弹巡洋舰。

俄方文件草案写道,苏丹政府将免费提供土地供俄方使用,俄方有权使用苏丹多个机场和港口运送后勤基地所需武器、弹药和其他装备。苏丹方面则有权在与俄方授权机构达成协议后使用停泊区。

加快“重返非洲”步伐,俄罗斯将在苏丹建立苏联解体后首个非洲海军后勤基地-LMLPHP

▲ 2019年10月24日,在俄罗斯索契,俄总统普京(中)与南非总统拉马福萨握手。| 新华社

俄罗斯正在重返非洲,重返印度洋

苏丹位于非洲东北部、红海沿岸,国土面积188.6万平方公里,为非洲面积第3大国,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军事地理位置。俄罗斯此番建立的海军物资保障点位于红海沿岸,红海是连接地中海和阿拉伯海的重要通道,并通往印度洋。

塔斯社称,2017年11月,时任苏丹总统奥马尔·巴希尔访问莫斯科期间,双方就俄罗斯协助苏丹武装部队现代化达成协议。巴希尔当时还表示,有兴趣与莫斯科讨论使用红海基地的问题。

2019年5月,俄、苏间一项为期7年的双边军事合作协定生效。协定特别规定,“双方就军事和政治问题以及国际安全问题交换意见、加强互信”。同年10月,首届俄非峰会在索契举行,俄罗斯与50多位非洲国家政要讨论加强在经济和安全领域的合作。德新社报道称,会后俄军方与多个非洲国家达成合作协议,承诺向后者提供武器和技术,并多次向非洲国家派遣军事专家。

《消息报》称,这些举动表明,俄罗斯正在重返非洲,重返印度洋。该报认为,欧洲国家早在19世纪就主导了这一地区,俄罗斯海军进入印度洋的时间较晚。但二战改变了这一形势,当时的苏联在成为全球大国后也涉足该地区,但是与大西洋和太平洋不同,印度洋并非美苏冷战的前线,双方竞争的烈度相对较小。

苏联解体后,随着俄罗斯自身实力式微和全球战略收缩,非洲一度并非俄罗斯外交布局的重点区域。不过俄联邦国际事务委员会专家伊利亚·克拉姆尼克认为,此次俄罗斯在非洲重获军事立足点,可以被看做重返非洲的重要举措,而且由于其海军基础设施发达,他认为俄罗斯能够在该地区站稳脚跟。

11-18 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