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搞视频席卷网络后宣布涉足影视,马保国为私利消费中国传统武术-LMLPHP

短短半年内,马保国的名字两度席卷网络。第一次,是这位所谓的“浑元形意太极创始人”与业余搏击爱好者王庆民于今年5月进行的那场对决。在被名不见经传的对手于30秒内连续三次击倒在地后,马保国苦心经营的武术大师形象轰然倒塌,但其知名度与话题性却节节攀升。而后一次,则是日前兴起的恶搞马保国热潮。

很难确定,这究竟是一次精心策划的事件营销,还是一场机缘巧合引发的网络狂欢。无论初衷如何,马保国被业余爱好者一拳打倒、昏迷不醒的狼狈场面,及其那句“耗子尾汁(好自为之)”,为“鬼畜”视频爱好者提供了消遣与素材,在各大社交平台上铺天盖地——通过剪辑、换脸等技术手段,马保国的形象出现在不计其数的影视剧改编作品中,配上“年轻人不讲武德”等所谓马保国语录,进而形成了网民口中戏谑的“马保国宇宙”,其中不少热门视频有数百万甚至千万级的播放量。

面对这一轮铺天盖地的恶搞,当事人的回应是“已回归平静生活,远离武林是非圈子”,俨然看透一切的世外高人。然而,就在作出这番表态不久,马保国随即发布视频宣布,将参与某功夫电影的拍摄。这一系列操作背后的逻辑,其实与中国传统武术毫无关系,而是典型的“网红经济”模式。正如《中国青年报》对该事件所作的总结,“在商业资本的刺激下,凭借名气(哪怕不是正面的名声)来获取现实好处”。

从某种程度而言,传统武术只是马保国在走红路上所消费的对象而已,这正是传统武术界极力与他划清界限的原因。如果说原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吴彬关于马保国“不能代表中国武术”的言论还略显克制,中国武术协会在7月时发布的《关于加强行业自律弘扬武术文化的倡议书》则无异于直接点名。在马保国现象不断发酵的当口,《倡议书》提到“不得自封‘大师’‘掌门’‘正宗’‘嫡传’等称号”,用意不言而喻。而《潇湘晨报》在报道《倡议书》发布时所刊登的文章更不留情面——《“马保国”们再难招摇撞骗了》。

马保国的功夫是否货真价实?答案从来没有过任何争议。即便已是69岁高龄,也不足以解释他在实战中所表现出的无知与无措。遗憾的是,过去这些年来屡次令中国传统武术“破圈”的,也正是这些货不对板的招摇之辈。传统武术一次又一次地被利用,很大程度上源自公众对其的曲解。《新京报》对此的评价是,“随着晚清以来武侠文化的塑造,传统武术逐渐被披上了一层神秘色彩,某种程度上成了神秘主义的产物。”在“神秘主义”的加持下,马保国口中诸如“在大学物理中悟出武学诀窍”“父亲能昼夜疾驰240余里”等说法,仿佛也有了成立的依据。只不过,有人能轻易识破其中的荒诞,也难免有人仍对小说中的武侠世界存有浪漫幻想,因而对一些把戏深信不疑。

当把戏被戳破,无论当事者是身败名裂或如马保国般“名噪一时”,中国传统武术都是无辜的受害者——随着越来越多的骗局产生,外界对武术的不信任感进一步加剧。就像商业体育媒体“ECO氪体”概括的那样,“马保国与其‘跳梁小丑’般的故事终究会被历史遗忘,但从中暴露出的‘人们对传统武术的浅薄理解’,才是需要审慎思考的。”该媒体认为,传统武术界应利用好“马保国事件”的契机,唤醒外界对传统武术的关注。包括《新京报》在内的不少媒体则提出,这些年来名不副实的传统武学大师如同过江之鲫,种种闹剧不过是裹挟着利益的商业行为,代表不了传统武术,也不必过多理会。

几乎所有媒体都会在“马保国事件”的讨论中提到,要厘清中国传统武术的实质。然而,传统武术的另一困境在于,即便是真正的从业者自身,也很难回答清楚这一问题,因为或许根本就不存在标准答案。一直致力于中国武术推广事业的影星李连杰就曾表示,按不同群体需求,武术可被分为三个功能方向:一来为以影视剧为代表的文化产业服务,二是为武术赛事等体育产业服务,另一方向则是强身健体的运动功能。三类功能,指向的很可能是截然不同的从业者群体。这并不是说传统武术不具备实战功能,但“重表演、轻实战”的传统武术从业者同样存在,同样值得外界尊重。当然,如马保国般将“闪电五连鞭”这样天马行空的招式信手拈来的“武术奇才”,断然不在其列。

来源:马保国微博

11-19 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