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凉,这些事千万别做!冬季御寒,做好四件事打下基础-LMLPHP

近日,中央气象台齐发暴雪、暴雨、大风三预警!

大范围降温来了!

三预警齐发!11月17日18时,中央气象台发布了今冬首个暴雪蓝色预警,并同时发布了暴雨蓝色预警和海上大风黄色预警。

11月18日06时,中央气象台发出了今年首个暴雪橙色预警。追溯到上次发布暴雪橙色预警,还是在2018年1月。

17日至19日,我国中东部地区将遭遇今年入冬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的一次雨雪天气过程。大范围雨雪将覆盖超七成国土,全国多地气温“断崖式”下跌,降温幅度达10℃以上。

18日是本轮中东部地区雨雪天气的最强时段,未来24小时,黑龙江东南部、吉林西部和北部辽宁西部、内蒙古中部和东南部河北北部等地有大到暴雪部分地区特大暴雪(20~29毫米)。

江淮、江南大部地区也将开启“换季式”降温!本周末前后,合肥、南京、上海等地最高温将刷新今年下半年来新低纪录。

天气转凉,这些事千万别做!冬季御寒,做好四件事打下基础-LMLPHP

气温骤降,这些事千万别做!

1. 起床过猛:发生意外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干部病房刘雪微2018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早晨醒后不要马上起床。因为老年人的椎间盘较松弛,突然由卧位变为立位,不仅容易扭伤腰背部,还可能影响神经系统。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老人如果突然改变体位,可能发生意外。醒后,可在床上伸伸懒腰,舒展一下四肢关节再下床。

2. 怕冷憋尿:易得膀胱炎

“冬天千万别因为怕冷而憋尿!”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王于良2018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提醒,正常人膀胱有一定容量,常憋尿会使膀胱内压力增加,膀胱壁变薄,毛细血管受损。含有细菌的尿液未能及时排出,易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泌尿系统疾病。

到了冬季,长时间处在温暖环境中,摄入同样多的水,排汗量减少,尿液量增加,泌尿道缺少尿液冲刷,加之憋尿就更易患上泌尿疾病。

3. 赶早锻炼:血压增高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刘佩文2017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冬季运动有一个最佳时间,宜迟不宜早,最好不要很早就出来运动。这是因为冬季的早晨,天气比较寒冷,这很容易使得血管收缩,造成血压增高。

如果选择在七八点钟太阳出来,气温相对回升,温度没有那么低的时候再进行锻炼的话,对保持血管畅通有一定的意义。

4. 洗澡过久:增加猝死风险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医生吕惠2018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盆浴在20分钟以上,沐浴5分钟以上,这种长时间泡澡、洗澡很容易引起心脏缺血、缺氧,对老人来说,甚至诱发严重的心律失常而猝死。

而且澡时过高的温度虽然会带来短暂的温暖的爽,但持续用过高的水温洗澡会增加心脏负担,带来心脏缺血缺氧,引发危险。

5. 湿头睡觉:易诱发面瘫

老人洗完澡之后很少能想着用电吹风吹干再睡,通常就用毛巾擦擦。其实,这种做法不对。冬天湿头睡觉可能会引发面瘫。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干部病房张杭2017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一般晚上睡觉时面部神经处于最松弛、抵抗力最低的时候,如受到湿发冷刺激,很易影响耳后的面神经,导致局部痉挛,从而诱发面瘫现象。而且冬天天气寒冷,造成面瘫的概率就很大。

防寒做好四件事

天气越来越冷。做好四件事情,可以为冬季御寒打下基础!

1. 吃点热的——姜枣茶助阳排寒

民间有句谚语说道:“立冬补冬,补嘴空。”立冬以后,人们同样也倾向于进食“驱寒”的食物。

陈燕清医生表示,一到冬天,手脚冰凉,容易生冻疮的人,也可以时常饮用姜枣茶。冬季受凉引发腹痛、腹泻的人,喝姜枣茶也可明显改善症状。

制作方法也不复杂,将大枣、生姜洗净,分别去核、去皮,切碎放进锅内。加冷水,没过食材即可,小火慢慢煮。煮开后,把红糖放进去。继续煮20分钟即可。等到姜枣茶温的时候可加点蜂蜜。冷却后装瓶,放入冰箱。每次喝水时,舀两勺倒入沸水冲调即可。

2. 泡个暖脚——加点艾叶可驱寒

陈燕清指出,睡觉之前,泡泡脚,可以将一天都在外、在上运行的阳气,引至体内、身体的下半身来。这样做既能帮助我们尽快入睡,也有助于“藏”阳气。

临床上体质偏寒者,比如,痛经痛得冒冷汗、手脚冰冷等,我也会建议她们平时用艾叶泡脚。取艾叶30克,生姜100克,白酒100毫升。将艾叶冼净,生姜切成厚片,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煎煮30分钟后,去渣取汁,倒入盆中,加白酒,先熏蒸后泡足。

3. 多做运动——选择可以互动的项目

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全科医学科来要水在11月17日健康时报刊文表示,运动也有升发阳气、令身暖的作用。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冬季早晨的气温很低,如果运动时不注意保暖,寒气就有机会趁虚而入,很容易伤风受寒。

此外,最好进行可以跟别人互动、能让自己快乐起来的运动,比如打打羽毛球、乒乓球等这种一边打一边欢笑的运动。别一个人在有空调的健身房的走步机上运动,这样的运动生发阳气的效果有限。另外,运动以微微出汗为度。

4. 晒晒太阳——可以给身体补充阳气

有些女性怕晒黑,总躲避阳光。

来要水强调,实际上《黄帝内经》讲要“无厌于日”,即你别躲避日光,它是我们生命的源泉。多晒太阳可以给我们的身体补充阳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如果怕脸晒黑,可以晒晒后背,后背督脉主一身之阳气,后背暖起来,一身阳气就会旺盛。

来源:综合自央视新闻、健康时报

11-19 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