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普陀法院司法服务品质效率能级再提升-LMLPHP

11月18日,上海普陀法院召开服务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服务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十大典型案例》《民营企业融资纠纷审判白皮书》《知识产权合同案件审判白皮书》《善意文明执行白皮书》。

上海普陀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洪珏通报普陀法院发挥司法职能作用,积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营商环境的相关情况。

普陀法院秉持“为营商环境建设提供司法护航”的理念,充分发挥司法裁判的规范、引导和保障功能,依法高效审理各类案件,推动形成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

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大考”,普陀法院实现疫情防控与执法办案“两不误、两促进”。在累计派出2385人次干警下沉社区参与疫情防控的同时,审结各类案件32625件,服判息诉率达94.16%。此外,普陀法院依法严惩涉疫情犯罪行为。

在办案中,普陀法院注重对标世行“办理破产”指标,对于有挽救可能的企业,积极给予司法助力,帮助企业破茧重生;对于无法挽救的企业,通过破产审判,加快市场出清进程。今年以来,普陀法院破产清算案件平均审理天数为518.88天,比基层平均值快了27天。在助力企业纾困解难方面,对于已经完成破产重整程序的企业,及时屏蔽负面执行信息,为企业恢复生产经营扫清障碍。

办案效率事关群众司法体验,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同样把法院办案效率纳入评价体系。

例如,世界银行通过设立“执行合同”指标来衡量解决商业纠纷所花费的时间。普陀法院对照此项标准要求,推进案件快立快审,提升诉讼效率。畅通立案渠道,完善预约立案、跨域立案等机制,加大网上立案工作力度,提升立案便利度。今年以来,共网上立案7563件,占立案总数的66.62%。健全随机分案机制,结合审判团队业务专长优化随机分案系统,理顺随机分案操作、对接流程,缩短案件流转耗时。

营商环境建设是区域发展的中心工作,也是法院服务大局的重要抓手。普陀法院主动对标区域要求、企业需求和群众期盼,不断创新服务保障的理念、方法、机制,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司法助力。

普陀法院积极助力市、区两级重点项目建设,例如,普陀法院作为市高院指定的“进博会”知识产权专属管辖法院,在走访调研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国家会展中心的基础上,全面梳理涉展会知识产权诉讼风险点,并在展会期间驻点提供诉讼服务,连续三年保障展会顺利举办。又比如,为更好服务保障普陀重点园区“中以(上海)创新园”运行,普陀法院在园区内设立知识产权巡回审判站并实体化运作,提供巡回审判、法律咨询、多元解纷等司法服务。

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说了算。普陀法院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努力提升服务保障的精准性、有效性。加强院企日常联络,全面走访辖区各类企业,广泛征集企业对于司法服务的期待,今年以来,共收集走访企业14家,收集汇总问题和建议18条。开展涉民营企业法律风险研判及预警,先后发布《民营企业商事纠纷审判白皮书》《民营企业融资纠纷审判白皮书》《善意文明执行白皮书》等“营商环境系列白皮书”,提示企业经营风险,帮助企业实现从“事后维权”到“事先预防”的根本转变。

普陀法院还与有关部门合作,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例如强化与区司法局、区人社局等部门的沟通联动,丰富公共法律服务的内容、形式和供给模式,帮助中小企业、困难企业排查、防范法律风险。

11-19 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