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治”长宁,开创基层党建新局面-LMLPHP

▲经过“微更新”,虹旭居民区面貌焕然一新。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提升社区治理效能的关键是加强党的领导。为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和创新社会治理,长宁区自2001年起创新设立居民区党建工作“金银奖”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五星奖”,20年来涌现出虹储、纺大、泰安、春秋、携程等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朱国萍、俞静、王正华等一批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成为长宁推进城市基层党建高质量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凝聚长宁精神的亮丽名片。

“金奖银奖就是百姓的夸奖,五星奖就是最闪亮的金字招牌。”长宁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评导向,深度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推动基层党组织聚焦百姓“急难愁”、紧盯企业“需盼求”。今年以来,在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的征途中,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长宁拉开了新一轮“金银奖”“五星奖”创评工作,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参与网络投票的群众多达18万人次,创历年新高,共评选出居民区党建工作“金银奖”党组织50个,“两新”组织党建“五星奖”党组织22个,基层先进典型进一步扩容。

聚焦民生需求,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长宁区以“金银奖”“五星奖”创评为抓手,聚焦“老小旧”等民生难题,有效发挥党组织在老公房加装电梯、垃圾分类、精品小区(非成套小区)改造等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和治理水平,群众认可度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精“治”长宁,开创基层党建新局面-LMLPHP

▲爱建居民区内的垃圾分类宣传画和积分兑换机。

作为“新时尚”的垃圾分类,也是长宁区撬动基层治理的重要杠杆和提升城区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抓手。长宁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将社区各类组织、多元主体、各种资源融合到垃圾分类工作中,初步探索出一条以党建为引领,以源头自觉分类为基础,以定时定点分类投放为特色,以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为目标要求,全过程、全区域、全覆盖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新路。

“垃圾分类的难点在‘人’,党建引领的正是人心。”虹桥街道爱建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徐秀对此深有感触,爱建居民区在全市率先探索“垃圾分类我们先行”自治项目,100%实现居民生活垃圾家庭源头分类、定时定点投放,生活垃圾减少31.9%、资源回收利用率达40%以上,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精“治”长宁,开创基层党建新局面-LMLPHP

▲长宁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服务中心。

加装电梯是老百姓热切盼望的民心工程,长宁区在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中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使这一实事项目成为社区各方的共同行动。周桥街道中五居民区党支部成立了“悦居中五电梯加装自治联盟”,发挥居民主体作用,在自主协商中形成自下而上“商量办”的氛围,改变自上而下“定了办”的局面,倡导“小区事务我做主、我参与”的主人翁精神。小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电梯7台,正在施工3台,即将开工2台,是目前长宁通过居民自治加装电梯数量最多的小区。

同时,近年来长宁不断探索党建引领下的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相互赋能的社区治理新模式、新路径,成立养老服务行业党建联盟,搭建行业合作交流平台,以党建引领带动提升区域养老服务体系高品质发展。

整合治理资源,找准精准精细治理的发力点

自2019年被确认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以来,长宁区以“优化社区分类治理,推进社区治理精细化”为主题,聚焦售后公房、普通商品房、涉外商品房、老洋房、动迁安置房五类居民小区特征和治理难点,找准精准精细治理的发力点。比如聚焦售后公房小区,大力推进“家门口工程”等工作,改善居民居住环境;聚焦普通商品房小区,发挥业委会等自治组织作用,完善物业共建联建机制;聚焦涉外商品房小区,加强契约管理,开展文化交融活动;聚焦老洋房小区,加大老洋房保护,创建“美丽街区”,推广“弄管会”“路管会”等工作模式。聚焦动迁安置房小区,发挥居民亲缘纽带作用,规范居民公约,提高文明素养。

精“治”长宁,开创基层党建新局面-LMLPHP

▲虹旭居民区精品小区建设项目之一巨型象棋深受居民喜爱。

特别是疫情期间,长宁基层党组织广泛开展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积极运用科技手段,筑牢了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江苏路街道作为全市“一网统管”首批试点单位,开发了任务自动生成、自动催单、自动提醒、全流程闭环管理的“疫情专页”,实现社会治理的一键式高效处置,有效推动流程再造;北新泾街道通过“社区大脑”视频巡逻实时监测沿街商铺复工状态,利用“智能语音外呼”系统,实时推送防疫信息提示并收集来(返)沪员工体温等健康状况数据。

精“治”长宁,开创基层党建新局面-LMLPHP

▲东航集团退休党员到长宁参与社区治理项目。

长宁区还以区域化大党建构建“党建共同体”,区域党建“朋友圈”越来越大,推动更多资源、服务下沉到居民区等基层一线,不少社区因此大变样。在程家桥街道机场新村居民区,闲置已久的仓库成了集社区活动、自治议题讨论、案例展示于一体的共享空间“小白屋”;曾经因消防不达标而封闭的菜场也成为体验航空文化的时尚社交场所……这一切,都源于居民区党总支联合航空行业党建资源,通过“共建治理生态”解决了系列社区治理“老大难”问题。今年11月,长宁区和东航集团联合举办东航退休党员到社区集中报到仪式,推出了“微治到家”党员做公益、托举雏鹰上蓝天等各类社区治理项目,不断增强人与城的紧密联系和情感纽带,提高工作和生活在长宁的人们对这方热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强化队伍建设,激活基层基本基础的动力源

长宁深入推进“班长工程”,选齐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为加强基层治理提供坚实的队伍保障。

推行职业培训计划。围绕居民区书记核心能力建设,全市第一家推行“专业化、进阶式、积分制、带教型”的培训模式,设计领导力模块、专业能力模块和应用能力模块三大培训模块,不断提升党组织带头人的党建党务工作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和社会治理能力。

实施队伍结构优化计划。结合宝武集团、华谊集团两大国企转型发展契机,定向招录一大批爱岗敬业、经验丰富、热心社区事务的企业职工充实到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和社工队伍中,大大提高了队伍活力。新华街道通过创新“专兼挂”制度化运作模式,选专人、用能人、练好人,逐步优化书记队伍的年龄、学历、编制、工作经验等要素,破解一直以来困扰发展的干部梯队不平衡和居民区人才匮乏难题,激发干部队伍整体的活力和良性循环,为基层党建引入新鲜血液。

精“治”长宁,开创基层党建新局面-LMLPHP▲“小巷总理”朱国萍。

探索职业激励计划。连续20年开展“金银奖”“五星奖”创评活动正是长宁区持续将优秀居民区干部队伍纳入区人才工作培养措施的一个缩影,同时还不断扩大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在领军人才、专业拔尖人才中的评选比例,多措并举提升居民区党组织带头人的岗位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

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收集梳理“小巷总理”朱国萍近三十年的社区工作历程,编印《初心·使命——朱国萍的故事》,让全区基层党组织学有榜样、做有标杆,进一步激励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的责任感、使命感。

11-24 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