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时评 | 文明城市创建,放大发展成色擦亮幸福底色-LMLPHP

精神文明建设,是在人的头脑中、心灵里搞建设;而文明城市创建,则是以城市为基底,强调经济社会、环境生态、思想道德、文化教育、民主法制等领域全面协调发展的综合系统工程。她反映着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的现代化程度,体现着综合竞争实力,更有力推动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科学协调发展。放大城市发展的十足成色,擦亮百姓生活的幸福底色,更决定着一座城市实现不断进阶的“可持续”与源动力。

东海之滨,奋力创造新奇迹、展现新气象的上海,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正不断丰实着上海精神文明建设及文明城市创建的时代内涵,让一座城市有根有魂、有滋有味。

今天在京举行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表彰了新一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以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上海闵行区、崇明区、松江区、金山区、青浦区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区,不仅在入选数量上创下历年之最,且测评成绩全部名列前茅。

文明城市创建,上海究竟胜在何处,又好在哪里?

找到这个答案,一定要在上海的街头巷尾走一走,与普通民众聊一聊。

涵育着城市生命水系的“一江一河”,与滨水岸线贯通同步建设的是“滨江文明示范带”,城市绿色生态“活力带”由此进阶“动力带”,展示城市风貌、生活品质,更带动产业转型发展,集聚动能;南京路商业街东拓,以匠心筑就人民之路,处处以人的感知为第一落脚点,布设视野布局细节;不断进阶的“两张网”,以数字化赋能精细“绣花”,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助力常态化疫情防控,将算力算法转化为城市治理的想法和办法;老房加梯、垃圾分类、养老托幼、乡村振兴,群众期盼就是创建必干,美丽家园、美丽街区、美丽乡村成片涌现,同步销项的则是群众心头的急难愁困和一堆“硬骨头”;探索推广“礼遇服务道德模范”,成风化人,见贤思齐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坚持党建引领,凝聚最广泛资源和力量,形成文明城市创建的大合唱;涵纳全周期理念,让精细化治理深度嵌入创建全过程;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在共建共治共享中实现“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

由此,在上海,文明城市创建跳出了文明委成员单位的内循环,在全社会层面形成合力,将创建实践与社会治理、精细化“绣花”充分结合,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逐步形成长效机制和常态化治理,从而浸润城市生活方方面面,变得可感可触,变得十分“给力”,更由此塑造、扎根人们的头脑与心灵,推动城市精神品格的进一步凝练提升。

文明城市创建,创出了城市治理体系逐渐完善,治理能力日益增强,历史文脉得以延续,公共服务更加便捷,生活环境愈发美丽,城市文明程度、文化品味和百姓生活品质大大提升,一座城市也因此蒸蒸日上、愈发动人。

11-24 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