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大片的感觉!”

11月24日4时30分,长征五号遥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将运送嫦娥五号探测器至地月转移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嫦娥探月”的大片刷屏了!上海舞剧《嫦娥之月亮传说》伴嫦娥飞天-LMLPHP

今晨,由中国航天八院制作的一段视频在社交媒体刷了屏,短短四分钟,用动画浓缩了嫦娥五号探月任务的全流程。航天器细部、升空推进、环月轨道、对接交会……筑梦月球的每一个重要环节,都在这拥有大片既视感的动画里广而告之,而宇宙之浩渺、银河之唯美、中国航天人九天揽月的梦想接力……凡此种种都跟随史诗般的背景音乐声声撞进观者心底。网友纷纷赞叹,“这几乎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好的航天类CG”“期待4K超清版本下载收藏”。

而你知道吗?这段演示动画的背景音乐出自上海歌剧院原创舞剧《嫦娥之月亮传说》的片段,原曲由国家一级作曲家郑冰创作。

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副总裁、上海歌剧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范建萍透露,此前,上海歌剧院希望从中国几代航天人动人的强国梦里寻找合适的创作切入点,遂与中国航天结缘。艺术的灵韵仍在孵化中,中国航天人却在机缘巧合下率先向艺术借走了灵感。

今年8月,上海歌剧院的原创舞剧《嫦娥之月亮传说》正在加紧排练中。主创推送了排练的一小截片段。在朋友圈里,这段排练视频吸引了航天八院相关设计师的注意。按此次嫦娥探月任务的规划,在长征五号遥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后,本次承担长征五号助推器和嫦娥五号轨道器研制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需要制作一段动画视频,演示整个任务的全流程,并将视频向大众公布。在精确苛刻的航天任务描述中,怎样让看起来高冷的科技变得触动人心?在无声的太空里,怎样烘托出宇宙浩渺空灵、中国航天梦的磅礴大气?这些问题,八院的团队正在思索中,上海歌剧院的推送来了。

舞剧预告片里的竖琴、管钟、钢片琴等空灵又透着金属质感的音乐,让航天人联想到浩瀚无垠的太空和在这壮丽之下为追寻浪漫理想而坚守孤寂的自己。而那铮铮弦鸣、紧密鼓点,亦让日夜奋战、砥砺前行、攻坚克难的画面浮现眼前。

9月13日,承担此次嫦娥探月动画制作的副总设计师带着核心团队一起到上海文化广场观看了舞剧演出。音乐、舞美、甚至演员的舞姿,都给了航天人莫大的启发。范建萍对他们的话印象深刻,“他们说,航天科技总是在追求无限的精确,但动画制作是需要打开想象力的,感谢艺术带来了灵感。”就这样,在作曲家与上海歌剧院的授权下,舞剧《嫦娥之月亮传说》的音乐给予航天八院免费用于此次动画制作。上海歌剧院还建立专门团队,为嫦娥探月的动画剪辑寻找最合适的音乐片段,“90多分钟最后选用了4分钟,而且是分别截取的不同片段。为了贴合画面的节奏、烘托气氛,我们的录音师几乎是一秒一秒地抠音频,只为了音乐能与动画严丝合缝。”

“嫦娥探月”的大片刷屏了!上海舞剧《嫦娥之月亮传说》伴嫦娥飞天-LMLPHP

科学与艺术在山脚分手,他们终将在山顶重逢——福楼拜的这句名言,再一次得到了印证。

而事实上,中国人的飞天梦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未曾片刻分离,始终深植于我们民族的血脉里。

敦煌壁画勾勒过飞天的畅想,历代诗词歌赋吟咏过追月的梦境,还有鲁班制竹鸟三天三夜不落地的传说等,都承载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对天宫的向往。

而当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国终于实现飞天梦,“嫦娥”“玉兔”“鹊桥”“墨子”“北斗”“天宫”等等浪漫的名字,何尝不是对我们中华民族飞天梦的最美回应。

范建萍说,科学与艺术之间,本身也有千丝万缕的相通。科学需要坚守的态度,中国几代科学家往往都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艺术创作同样需要耐得住寂寞,需要创作者拿出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精神。“这次合作中,我们的团队尤其是年轻的艺术家们,对航天人的艰辛付出有了更为感性的认知,结合他们自身经历的大型舞剧创排历练过程,演员们内心的触动是极大的。”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上海歌剧院与嫦娥探月任务的跨界合作,与之前上海芭蕾舞团“口罩芭蕾”和华为之间的呼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口罩芭蕾”与民族手机工业之间,都秉持一股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精神。而这一次航天科学与艺术再度交汇,其实内核都闪耀着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气神。

科学与艺术、民族品牌与艺术,若问为何一次次相会在山顶——因为我们的征途同为星辰大海。

11-24 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