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中,任秘书长的邓小平亲笔所记会议记录为何难觅踪迹?-LMLPHP

▲1958年11月,邓小平视察遵义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举行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性转折。

遵义会议的召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出席会议的中央领导成员、参加会议的党政军领导干部,一直受到史学界的广泛关注。

长期以来,邓小平在遵义会议上的会议记录究竟到哪里去了等诸多问题,经常成为各界争论的热点。

在遵义会议上,邓小平作为中共中央秘书长担任会议记录。但是,迄今为止,遵义会议记录却一直没有发现,《遵义会议记录》究竟在什么地方?

遵义会议中,任秘书长的邓小平亲笔所记会议记录为何难觅踪迹?-LMLPHP

长征过程中,中共中央的重要文件装在几个箱子里,称为“挑子”,由人挑或用马驮,随中央机关一起行动。中央主要负责人走到哪里,“挑子”就跟到哪里。

遵义会议后,“左”倾教条主义代表人物博古(秦邦宪)离开中央总负责人领导岗位时履行交权手续,就把“挑子”交给代替他在中央“负总责”的张闻天(洛甫),史称博古“交挑子”。

遵义会议后,装着《遵义会议记录》的那个“挑子”究竟到哪里去了呢?

第一种可能,红军四渡赤水时,炮火连天,敌机轰炸,驮着“挑子”的骡马在过浮桥时,突然受惊,失蹄落水,“挑子”沉落到赤水河中。

第二种可能,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胡宗南集团进攻延安之前,中共中央机关“坚壁清野”,把一大批中央重要文件装箱、进行防潮处理后,运到延安郊外的荒山野岭之中秘密掩埋了。经过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中国革命、建设一直在胜利发展,重大任务一个接着一个,等到有人想到延安郊区埋藏的这批中央文件、派人到延安附近寻找时,发现由于多次天降大雨,山洪暴发,原来所有的痕迹、标记巳被冲刷得一干二净,谁也记不得兵荒马乱之际这批中央文件到底埋藏在什么地方了。

以上两种可能中,前一种可能性更大些。因为如果长征中《遵义会议记录》没有丢失的话,在1942年开始的全党整风运动中,毛泽东主持编辑中央文件汇编《六大以前》和《六大以来》时,就会把这个重要文件选编进去。

——摘自《邓小平研究》2020年第四期

11-25 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