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美国“当选总统”拜登及其内阁要员于特拉华州威尔明顿市的首次亮相讲话中,表示希望通过与美国的盟友们“重修旧好”以解决当前国际上最具挑战的议题。同时在美国深陷新冠疫情、政坛分化、民意分裂等国内问题之际,拜登团队强调了“美国自信”。

“我们无法独自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拟任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表示,“我们需要和其他国家开展合作,我们需要他们的合作以及伙伴关系。”

“同时我们也要充满信心。”布林肯补充指出,“因为处在最佳状态的美国,仍是世界上最能将各国凝聚在一起共同应对我们这个时代挑战的国家。”

现年58岁的布林肯长期追随拜登,曾于奥巴马政府任职副国务卿。《纽约时报》将他形容为“全球联盟的捍卫者”。分析指出,布林肯上任后将致力于修复因特朗普的“美国优先”而受损的美与盟国的关系。

拜登团队的其他成员随后呼应了布林肯的表述,表示他们坚信美国的伟大,并认为美国在世界上单打独斗是错误的。

“美国回来了,多边主义又回来了,外交回来了。”拟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琳达·托马斯·格林菲尔德(Linda Thomas-Greenfield)向全世界的同僚呼吁。

拜登表示,大选“获胜”以来,在他同各国领导人通话的过程中,为他们“对美国重新确立全球领导者这样一个历史角色的热切期待”感到震惊,这种领导力不仅“在于太平洋地区、还有大西洋乃至全世界”。

“这个团队恰逢其时。”拜登表示,“这是一个体现美国回归,准备领导全球而不是退出的团队。我们将再次坐上谈判桌的首席,准备好应对对手而非拒绝盟友,准备好捍卫我们的价值观。”

香港《南华早报》25日援引美国知名智库大西洋理事会“亚太战略特别行动小组”主任麦伊恩·霍(Miyeon Oh)的分析指出,拜登当前的任务不应只限于向盟友表达赞许,同时还要展示他将如何真正与他们开展合作。她表示,此举对美国处理与中国的关系至关重要。

“我认为相较于过去四年所做的一切,这是有意义的转变。对拜登的国家安全团队而言,尽快提出明确的对华政策目标和战略至关重要。”麦伊恩认为,“美国的盟友以及伙伴都想知道拜登的涉华政策与特朗普的有何异同,还有与奥巴马的政策有何不同。”

拜登政府涉华政策的走向,大抵可从其内阁要员的拟任人选中窥得一二。

拟任国务卿布林肯曾表示,与中国的关系既是“对抗性”和“竞争性”的,但也是“合作性”的,包括在气候变化、核不扩散和全球卫生等议题上。

拟任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曾在2017年的一次演讲中说:“我们需要走一条中间道路——一条通过开放、公平、基于规则的地区秩序鼓励中国崛起的道路。”沙利文还说,对华政策不仅仅需要双边关系,“还需要我们与该地区的联系,以创造一个更有利于中国崛起的和平和积极的环境”。他认为,一个欣欣向荣的中国对全球经济有好处。

拟任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曾在今年1月份的论坛上就中美贸易议题表示,“如果两个经济超级大国无法找到共同点,技术进步的步伐可能会放慢,并使新的商业应用的推出变得复杂。世界甚至可能因技术而分裂成相互竞争的团体,使贸易复杂化,并使全球整合更加困难。”

“在世界某个地方开发的技术需要并且能够在全世界应用,并成为技术创新更进一步的基础。”她当时还表示,“失去这些协同作用”将是非常不利的,“我希望我们不会走到那个地步。”

拟任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John Kerry)曾于2014年访问北京,以期推动中美在气候行动方面的合作。彼时,美国国务院一名高级官员说,克里认为,鉴于美国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碳排放国,在这个问题上进行合作至关重要。时任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示,克里对中国首都的访问凸显中美在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方面合作的重要性。

拟任国土安全部长的亚历杭德罗·马约卡斯(Alejandro Mayorkas)曾牵头与以色列和中国展开网络安全协议谈判。根据规定,除了国家安全顾问和总统气候问题特使,拜登拟任的内阁要员需要得到参议院的批准方能就职。

在美国政坛“对华强硬即政治正确”的阴霾下,美联社25日援引共和党参议员对拜登的拟任人选评价称,“拜登被对华温和的人群包围。”

“温和”的说法源自当下舆论中普遍的分析指向,即拜登的中国政策班底深受奥巴马政府影响。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政治报》称,拜登及其助手曾表示他们深知中美关系处于新的阶段,他们也坚持认为,即使过去4年由奥巴马执政,他们也会看到这种情况。

11-25 1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