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岁辞世的他缘何被称为“海上寓公”?上海市文史研究馆用这个展览重温其笔下的风骨-LMLPHP

今年7月,文史大家、书法家周退密的逝世,让业界深感遗憾。周老辞世后,夫人施蓓芳悉心整理先生遗作。11月24日下午,《周退密书法展》在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开幕,展出的他生前创作的60余幅书法作品,带人们重温这位“海上寓公”笔下的风骨。

周退密,原名周昌枢,浙江宁波人。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早年曾任上海法商学院、大同大学教授,后在哈尔滨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学院长期从事外语教学。曾参与《法汉词典》编写工作,此词典填补法语工具书的空白。1988年荣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入馆后积极参加文史馆的各项活动,在传统诗词创作、研究、著述领域成就斐然。著有《周退密诗文集》《墨池新咏》《退密楼诗词》《安亭草阁词》《上海近代藏书纪事诗》(与宋路霞合著)等。

107岁辞世的他缘何被称为“海上寓公”?上海市文史研究馆用这个展览重温其笔下的风骨-LMLPHP

▲周退密题跋的周絜非临《韭花帖》

周退密出生名门,世代书香,自幼饱读诗书,于书法艺术用力甚勤。他家中原藏有不少碑帖,后又广泛搜集购买碑帖和拓本,临池不辍,厚植传统,博采众长,取法乎上。周退密学养深厚,鉴赏临摹,融会贯通,自成一体。书法遒劲清健,格调高古,真草篆隶,气象万千。他多次为市文史馆举办的各项展览提供精品力作,作品曾入选“艰苦卓绝创伟业——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艺术作品展”“紫荆绽放——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书法作品巡展”。2019年,市文史馆在上海图书馆举办“盛世风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书画艺术作品展”,106岁高龄的周退密提供了《读书破万卷 落笔超群英》等两幅力作,广受赞誉。

周退密的家藏本就相当丰富,尤其以碑帖等古籍善本为主,最终使文博界有了“北有王世襄,南有周退密”的说法。而且,周退密始终保持着慷慨分享的态度,多次将大批藏品捐献给华东师范大学、宁波天一阁等机构。此次展览开幕式现场,施蓓芳也遵循周退密一贯的作风,将《读书破万卷 落笔超群英》与临《瘗鹤铭》两幅作品捐赠给了上海文史馆,副馆长沈飞德接受了捐赠。

107岁辞世的他缘何被称为“海上寓公”?上海市文史研究馆用这个展览重温其笔下的风骨-LMLPHP

▲周退密《读书破万卷 落笔超群英》

107岁辞世的他缘何被称为“海上寓公”?上海市文史研究馆用这个展览重温其笔下的风骨-LMLPHP

▲周退密临《瘗鹤铭》

此次展览的标题由周退密好友、上海文史馆原馆长吴孟庆题写。

107岁辞世的他缘何被称为“海上寓公”?上海市文史研究馆用这个展览重温其笔下的风骨-LMLPHP

开幕当天,已经106岁高龄的顾振乐顶着寒风和细雨坚持到场,将这次观展当作对故友的缅怀。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党组成员、巡视员王群说:“周老为人谦逊低调,生前出版过诗词和文史领域的专著,但举办书法展、编印的书法集不多,因此,举办此次书法展,让我们有机会再一次走近周老,了解周老的书法造诣和成就,也是我们文史馆同仁的心愿。”

107岁辞世的他缘何被称为“海上寓公”?上海市文史研究馆用这个展览重温其笔下的风骨-LMLPHP

▲开幕式前,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党组书记、馆长赵英(后排中)与顾振乐(前排右)、施蓓芳(左)合影,后排左为沈飞德副馆长,后排右为王群巡视员

图片:上海市文史研究馆提供

11-26 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