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一天发布四份咨政报告,区域一体化探索,正使长三角成为高校智库的研究基地和实践场-LMLPHP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发展需要知识界的理论支撑,同时也正成为高校师生以及高校智库广阔的实践场和研究基地。11月27日,由复旦发展研究院与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主办的2020长三角高校智库峰会在青浦开幕。

来自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上海高校智库、长三角示范区开发者联盟的专家、学者交流了如何构建完整的地区一体化建设的指标体系,并最终形成可落地、可推广的政策、措施。

在峰会上,还同时还发布了四份报告《长三角绿色发展现状评估分析报告》《行政分割下的“边区效应”与“低产出走廊”:实现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土地政策障碍与对策研究》《长三角产业创新发展报告》和《中外民众眼中的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忠伟出席峰会并致辞。复旦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志敏主持峰会。

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提出至今,这一地区正在推进一体化的过程中,不断释放出空间的力量。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张忠伟直言,空间也是生产力。

他举了个最简单的例子的,一个小房子会连一张书桌都放不下,一个两室一厅可以放得下一张书桌,如果再大的房子就可以放更多带东西,做更多的事。而长三角三省一市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从空间上来说,战略纵深得以拓展,一体化战略可以在不同的空间尺度展开。

同时,一体化也会激发市场的力量,长三角地区的市场活跃度本身就比较高,企业追寻的商机都蕴含在一体化战略中。同时长三角一体化涉及若干重点领域,港口群、机场群、高铁网、新基建、跨流域生态治理等都需要市场力量来充分参与,推动战略的落地。长三角一体化还可以释放制度的力量,三省一市共同探索跨区域行政治理机制。

不过,他也坦言,长三角一体化还是需要知识的支撑,没有知识发现和创造就不会有制度创新的理论支撑,这也是长三角智库联盟成立一年多来的探索,“把长三角一体化的鲜活实践和创新进行总结,完全可以写出最有价值的论文”。

高校智库联盟本身就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创新产物,焦扬说,去年9月,由复旦、交大、浙大、南大、中科大等华东五校共同发起的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正式成立。一年多来,联盟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势,通过联合攻关、共同培养、开放共享等机制,推动形成专业化、协同式、引领性的示范智库集群,取得明显进展。未来联盟也要以一体化的思路加强成员单位间交流合作,以高质量的目标带动咨政服务能级提升,在新发展阶段为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打造更强大的智力引擎。要及时总结凝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经验。同时,要共建平台,织密长三角高校智库交流网络,共享资源,推动数据信息跨区域、跨智库互通共享;同时,要联合培育高质量人才;要促进人才流动,完善人才流动“旋转门”制度,拓宽和畅通优秀人才流动渠道。

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与发展,大阪大学名誉教授八田达夫,浙江大学副校长黄先海,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学良,复旦发展研究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大气科学研究院教授、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天气与减灾服务司前司长汤绪先后就《日本经济增长与城市:对长三角的启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长三角的功能定位》《借鉴国际经验:示范区探索建设国际领先的“四高”发展新模式》《从国际视野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及其对建设一体化长三角的启示》等主题作主旨演讲。

下午,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单位分别发布长三角相关研究成果。成果发布会由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顾东辉主持。

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志青,复旦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院秘书长张延人,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徐宁,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文化创新与青年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徐剑分别介绍了各自团队的研究成果。

11-28 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