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云集!80岁龚一再奏《潇湘水云》、79岁顾冠仁执棒《王昭君》,一曲《丝竹春秋》更醉人-LMLPHP

《丝竹春秋》民乐名家与上海民族乐团音乐会今晚在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上演。古琴演奏家龚一、作曲家顾冠仁、琵琶演奏家吴玉霞、笙演奏家翁镇发四位民乐大家,共同为观众奉献一场江南风味浓郁的音乐盛宴。

龚一演奏的《潇湘水云》,久违了

音乐会上,四位民乐大家以纯熟的演绎呈现多元的意境,一展宽广的音乐气度。上海民族乐团老团长、古琴演奏家龚一独奏《乌夜啼》及《潇湘水云》两首传统古曲,前者起伏舒展,后者激越深沉,充分展示古琴特有的深远意蕴和丰沛的艺术表现力。

“一年多来,我的左手手指始终不能自如。”龚一告诉记者,一年多前开始他的左手出现不明原因的无力等症状,拇指按弦弹琴时,甚至无法打开虎口,维持四指与拇指之间的空间。找了十几位医生,寻遍海内外的专家,“手臂上扎满了针”,都找不出病因所在,治疗更没什么效果。

龚一自己想来,或因六十多年操缦,肌肉常年劳损所致。病中弹琴时,左手拇指按弦时只能将四指压于其上,勉强为之,在展现难度技巧的曲目方面始终困难,因此几乎不参加演出。少有的几次演出推脱不过,他便自嘲是“残疾人上台”,也请朋友录下视频,纪录这段经历。

“有位中医说了一句,等到春天夏天阳气上升,手会好些,果然好了。如果标准100分的话,以前病的时候大概五六十分,现在好到80、85分,有些地方还有问题。”龚一说,已有长时间无法弹奏高难度曲目,因此今晚再弹《潇湘水云》,亦是与这首名曲的久别重逢。

神仙云集!80岁龚一再奏《潇湘水云》、79岁顾冠仁执棒《王昭君》,一曲《丝竹春秋》更醉人-LMLPHP

《潇湘水云》不仅演奏难度极高,且音律委婉、旋律在思绪起伏中翻滚变化,展现云水奔腾、国事飘零的万千感慨,令观众屏息。琴曲由南宋浙派琴家郭沔作于元兵入侵的危难之际,饱含家国之情和忧患意识。而另一首《乌夜啼》则风格不同,一说为临川王刘义庆作曲:因受皇帝疑忌,刘义庆担心将有大祸临头,而他的姬妾听到乌鹊夜啼,认为是喜声,告知将获赦,后来果然应验,遂作此曲,也分外体现渴望自由的期待与喜悦。

虚实变化,审美意蕴将技巧融于无形

作曲家顾冠仁亲自执棒上海民族乐团,携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琵琶演奏家吴玉霞,联袂演绎了其代表作品《王昭君》。乐曲根据王昭君自愿远嫁漠北的故事创作,讲述民族团结的世代佳话。这是顾冠仁时隔多年再次登台指挥,作为对琵琶非常熟悉的演奏家、作曲家的理解与处理,更为精准细腻地呈现了作品面貌。琵琶演奏家吴玉霞则从小生活在上海,在上海接受艺术启蒙,也曾多次与上海民族乐团合作,但还是首次演绎《王昭君》。

“这首上世纪90年代的作品如今听来依然非常具有独特性,体现民乐自身的音乐语言和传统的欣赏习惯、审美理念。节奏变化、音型运用和自然调的使用上,非常丰富,又十分自然和顺,富有内涵韵味。”吴玉霞说,昭君的形象在民间流传广泛,她在演绎中主要体现其端庄亲和的一面,并将真情流露分布在不同的乐章中,表现乐曲中哲理和美感的虚实两极。

神仙云集!80岁龚一再奏《潇湘水云》、79岁顾冠仁执棒《王昭君》,一曲《丝竹春秋》更醉人-LMLPHP

吴玉霞表示,传统乐器有丰厚的底蕴,需要将技术技巧上升到音乐的层次,带着审美的意蕴和高度解读作品,才能将二者融为一体。比如在《王昭君》第二段中,引用了琵琶古曲《塞上曲》的素材,乐队箫穿插其中,还加入了二胡的和音,形成对句表现王昭君内心的五味杂陈。“这里的技术是听不出来的,但时时都有。”

笙演奏家翁镇发则领衔演绎德国作曲家恩尤特·施奈德创作的笙与乐队作品《易》。作品灵感来源于中国《易经》,三个乐章分别展现激昂、忧郁、平和的音乐情绪。笙这件古老的中国乐器,在演奏家手中以当代音乐语言传递中国传统哲学思想,鲜明的主旨和多变的风格,带来耳目一新的听觉体验。

神仙云集!80岁龚一再奏《潇湘水云》、79岁顾冠仁执棒《王昭君》,一曲《丝竹春秋》更醉人-LMLPHP

与审美超前的上海观众分享经典作品新诠释

上海民族乐团还献演了顾冠仁的两部民族管弦乐代表作品《将军令》及音诗《岁寒三友——松、竹、梅》,由驻团指挥姚申申指挥。《将军令》于上世纪80年代根据传统戏曲器乐曲牌改编而成,《岁寒三友——松、竹、梅》则是顾冠仁晚年旅居海外期间的原创作品,呈现了顾冠仁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变化和对民族音乐交响性不断深入的探索过程。

顾冠仁表示,《岁寒三友——松、竹、梅》等曲目颇能体现上海民族乐团的江南特色风格。“几位民乐领域的代表人物一起演出是难得的机会,他们对演奏的精益求精、对艺术的处理和对作品的思考,都能让观众领略到老艺术家的风采。”

神仙云集!80岁龚一再奏《潇湘水云》、79岁顾冠仁执棒《王昭君》,一曲《丝竹春秋》更醉人-LMLPHP

“《王昭君》虽然是上个世纪的作品,但给演绎者很大的空间,可以带着新的视角去呈现。”吴玉霞说,她从小在上海受到启蒙教育,后来进入中央民族乐团任职,离开上海40多年,但内心的传统不离根,“上海培养了我”,丝竹乐的故乡也在她血液中留下了高浓度的江南印记。“这部作品我视为南北的融合。去过很多地方,上海的观众始终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这里是海纳百川的艺术融合聚集地,观众的思维模式、审美意识都是超前的,我也希望把自己对作品带着新思维的诠释,和观众在特定的场域分享。”

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表示,与民乐界前辈的合作对青年演奏家来说亦是宝贵的学习机会。“四位民乐名家都与上海、与上海民族乐团有很深的渊源。我们不仅要学习他们对音乐的诠释和理解,更要学习他们对待艺术的不变初心,学习他们包容、谦和、执着的艺术态度。”

图片来源:上海民族乐团供图

11-29 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