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绿色金融竞争力报告重磅发布,提出9大政策建议-LMLPHP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高校绿色金融研究联盟2020年会暨绿色金融发展高峰论坛上,来自全国20多所高校及相关单位的4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深入探讨“绿色金融与经济绿色复苏”议题,年度绿色金融研究报告——《长三角“40+1”城市群绿色金融发展竞争力研究(2020)》重磅发布。

厦门大学教授洪永淼表示,绿色金融是新兴学科,也是一个交叉学科。绿色金融反映高质量建设,也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希望本次绿色金融会议能推进中国学术界对绿色金融的深入研究。

中国高校绿色金融研究联盟发起人、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教授陈诗一则表示,在面向未来三十年的新征程中,要发展成为高质量的现代化强国,绿色是一个重要的底色。当前,绿色金融正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希望通过更多学术交流促进绿色金融理论研究的发展。

长三角绿色金融竞争力报告重磅发布,提出9大政策建议-LMLPHP

主旨演讲环节过后,论坛进行了本次年会的一项重要议程——长三角绿色金融竞争力报告发布会,年度绿色金融研究报告——《长三角“40+1”城市群绿色金融发展竞争力研究(2020)》在现场重磅亮相。

陈诗一详细介绍了绿色金融发展竞争力评价体系,绿色金融发展评价体系定位为绿色金融“操作手册”,从“目标评估”和“措施评估”两方面综合对标,形成“制度政策-市场活力(含特色产品及服务)-保障措施”的研究框架,并借鉴了世界银行“区域营商环境”的评估框架。

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度长三角绿色金融发展竞争力评级高于A(A及A+)的城市共7个,即衢州、湖州、上海、丽水、杭州、合肥、马鞍山。2020年度长三角地区平均综合评级为B+,相比2019年综合评级为B可见,近一年来长三角城市在绿色金融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等方面对竞争力评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后,报告提出了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绿色金融的九项政策建议。

第一,优化顶层设计,打破行政壁垒,实现“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推动绿色金融规划与国家规划纲要的融合提升。

第二,建立长三角绿色金融产品交易市场,统一绿色标准。

第三,着重探索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第四,抓住科创板设立机遇,提升长三角地区金融对外开放水平,发展绿色金融科技重塑竞争力新源泉。

第五,研究建立绿色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和跟踪评价框架体系,通过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探索可持续的生态保护机制。

第六,统一环境管理标准,加强信息共享。

第七,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主体尝试推进申报绿色金融改革示范区,以绿色金融服务长三角全面绿色转型。

第八,支持成立各种以长三角为主题的基金。

第九,发挥绿色金融支持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作用。

该会议由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与王亚南经济研究院主办,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承办,中国高校绿色金融研究联盟指导。为期一天的会议日程包括两场主旨演讲、三场平行论坛和长三角绿色金融竞争力报告发布会,以及两场圆桌论坛。

12-01 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