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乘地铁,使用电子设备进行视频浏览,成了不少市民消磨在途时间的首选。然而,设备外放产生的“噪音”却被诟病不已,“静音车厢”的呼声随之愈来愈高。
今天(12月1日)起,新修订的《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正式实施,其中新增了针对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电子设备声音外放的禁止条款。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乘客都支持这一新规定。
乘客手机声音外放被劝阻
上午10时,记者在地铁1号线车厢内看到,一男孩子在其母亲陪伴下乘坐地铁,手上拿着手机播放着动画片,记者坐在对面也能清楚听到音乐声响。
约过了2站,地铁执法人员走到了记者所在的这节车厢,发现设备外放现象后上前劝阻。记者留意到,该位执法人员不仅提醒了男孩,还特别劝导了该男孩的家长:“上海地铁从本月起禁止电子设备声音外放,请您配合。”
乘客胡先生表示,每次遇到车厢内外放声音的情况,如果只乘坐一两站,通常忍一下就过去了,如果坐的线路长,就会直接说出来。现在有了新规,以后干预这种影响他人的做法,就更有底气了。
而在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汶蓉看来,在公共空间内使用电子设备外放音量,该行为本质和在车厢内大声喧哗一样,干扰到了其他人的正常乘车,给他人带来负担,违背了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
对此,申通集团执法大队执法一中队曹正辉告诉记者,执法人员会不定时、不定期在车厢里面进行巡视。截至昨天下午1点,执法人员一共劝阻了19名电子设备外放的乘客。
上海地铁也逐步在列车车厢内张贴标识,同时在广播内提醒乘客:使用电子设备时禁止外放声音。
新规执行考验公共管理智慧
颁布车厢“静音令”并非上海首创。此前有城市在推行该举措时,因效果不显著,被指“雷声大、雨点小。”因此,在不少网友点赞的同时,也有人表达了对上海新规落实的担忧。
若乘客不听劝阻,怎么办?对此,曹正辉表示,若遇到此类情况且造成事态有所升级,将移送相关人员至轨交公安处理。
而从国家层面来看,2020年4月1日,国家交通运输部制定、实施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第三项从国家层面,正式明确将“大声喧哗、吵闹,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作为禁止行为。
其实,与地铁上“禁食”类似,“禁止电子设备外放”看似小事,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考验着公共管理的智慧。在2014年版本的《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明确指出,乘客“不得在列车车厢内饮食”。对此,就有网友指出,必须服药的病人、婴幼儿等很难做到禁食。记者注意到,在本次修订中,“不得在列车车厢内饮食”这一项已经进行了补充说明,规定“婴儿与病人除外”。
因此,也有乘客指出,“如果老人等特殊群体,听力存在一定困难,在地铁上不得不外放,这个也需要给予理解和包容,体现城市温度。”
学会自律和尊重别人
其实,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上海市民和乘客的普遍感觉是,地铁变得比以往安静,而其中一个很大原因是在地铁上戴耳机的乘客越来越多。
乘客王女士说,受地铁车厢内电子产品外放声音等造成的噪音影响,她曾误过站点。设身处地想想后,她就开始戴耳机坐地铁了,“这样一来,不但不影响他人,追剧感觉也更好了,给别人的感觉也会显得更有涵养。”
“受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国人公德及公共空间意识的培养起步较晚,而现在的年轻一代的人际边界意识则较强,因此他们也习惯在地铁戴耳机。”在刘汶蓉看来,类似电子设备外放声音这种越界行为,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对别人的忽略和不尊重。
刘汶蓉认为,设立边界,并不是自私的表现,而是体现了个体的独立性。边界意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规则意识。正因为有了边界,人们才会懂得自律和尊重别人。在发达国家,有些城市甚至禁止在地铁上通电话,更别说大放视频音了,当然也少见高声喧哗。
图:张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