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名一等奖,4名二等奖!复旦管院本科生在2020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斩获佳绩-LMLPHP

2020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ontemporary Undergraduate 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简称“国赛”、CUMCM)于近日揭晓成绩。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学生共有11名同学荣获奖项。其中,刘天、吴翟(队友董巧乐),祁星皓、魏翌(队友张文迁),冯誉、罗锦琦、余滢辰等7名同学获本科组全国一等奖,王志辉(队友叶雨阳、杜闻博),谭博予、陈天钰、周诗涵等4名同学获本科组全国二等奖。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办于1992年,由教育部高教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联合举办,是首批列入“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的19项竞赛之一。目前这一竞赛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比赛。

今年有来自全国及美国、英国、马来西亚的1470所院校/校区、45680队(本科41826队、专科3854队)、13万多人报名参赛。最终在本科组比赛中,293队获全国一等奖,1201队获全国二等奖。

复旦大学有来自24个院系的195支队伍成功参赛,获得3项全国一等奖和8项全国二等奖(每所学校国家一、二等奖总数不超过12队)。上海赛区获奖总数连续四年刷新复旦历年记录,一二三等奖分获16项、50项、48项。

在赛后的采访中,同学们纷纷提到此次比赛的难度并不低,在跑代码时遇到不少困难。刘天和成员们在最后一天跑代码的时候发现预设的参数中有一个是错的,不得不把之前跑了一个晚上得出来的结果推倒重来,这也是他们在参赛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祁星皓组也因为建模的困难一度犹豫过是否要换题。

数学建模竞赛看重的是选手的数理能力,在学院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会在课程中融入数学建模的文化,结合建模练习进行具体的案例分析。刘天印象最深的是行为金融学课上自己尝试过的根据股市数据建立ah股的估值模型的练习,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课堂上重视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特点也让同学们在建模竞赛中颇有优势。课堂之外,学术兴趣班等第二课堂的开展,也让同学们受益匪浅,祁星皓坦言“学术兴趣班打开了我新世界的大门,巩固了我R语言的熟练度,也促使我在数据科学二专的世界中横冲直撞。”

数学建模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建模、编程以及论文撰写,这些都是日后学术研究中必备的能力。在祁星皓看来,生活中的一些看似毫无技术含量的事情,在数理思维的帮助下都可以更加有效率——比如按日期整理文件,大家都会,但是学过数据结构课程里面的排序算法后,就可以设计出更加高效的策略去做这件事情。“数理思维其实渗透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12-02 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