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头完成国内首个“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方案,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张卫获评市劳模-LMLPHP

现在,在手机、汽车、医疗设备等生活必需品里,芯片无处不在。可以说,没有芯片就没有现代生活。

为打造一颗“中国芯”,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张卫投身集成电路工艺与器件研究二十余载,带领团队在新器件、新工艺和新材料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12月2日,张卫获评2020年上海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

谈到荣誉他,张卫很谦虚,感觉“没啥可讲”;但谈起自己的工作,张卫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不仅要瞄准我国产业重大需求进行前瞻性研究,更要把高校的成果真正转化为生产力。目前,我们已经组建了几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在此基础上将力争加速科研赋能产业。”

日复一日活跃在科研和教学一线,张卫还作为“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带头人,正为我国的的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储备一支强大的生力军。

“晚上十点前来实验室都能找到我”

“我的学生都知道,晚上十点前来实验室,肯定能找到我。”自从1995年来到复旦大学工作后,张卫除了出差,每天从早上七八点一直工作到深夜,即使是周末或寒暑假也不例外。

“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节奏,科研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爱好。”关于这一点,张卫的“高产”是有力佐证。他已在《科学》杂志等国际著名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00多篇,申请国内发明专利122项、申请美国专利15项。

二十多年来,除了不知疲惫地从事科研工作,课堂一线也活跃着他的身影。他坚持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课,总课时超过1000课时。

牵头完成国内首个“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方案,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张卫获评市劳模-LMLPHP

充沛的精力,来自自律与良好的生活习惯。张卫从学生时代就养成了规律的作息和运动的习惯。他笑言:“因为每天六点按时起床,以前同寝室的室友甚至把我当闹钟。”现在,每天晚饭后,张卫也经常和自己的研究生组队跑步、打乒乓球,“同学们水平都挺不错的,我们经常打成平手。”

张卫认为,科研工作者需要有强健的体魄,这样才能长期为祖国服务。

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加速转化为生产力

张卫不仅沉得下心扎根实验室,他也一直致力于将高校最新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切实的生产力,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服务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作为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他先后参与组建了“长三角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国际培训(上海)基地”、“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

现在,在复旦大学张江校区,由学校和国内两大集成电路制造龙头企业——中芯国际和华虹集团联合组建的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里,张卫正带领团队积极投入集成电路工艺领域的共性技术研发。

牵头完成国内首个“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方案,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张卫获评市劳模-LMLPHP

对于这个连接高校科研和企业的枢纽平台,他满怀憧憬,“希望通过人才培养、成果扩散、行业服务、国际合作,加速实现高校研发成果向生产力的转换,不断实现集成电路共性技术的突破。”

培养未来行业的领军者,一定要为他们树立家国情怀

“教育的根本是立德树人,要培养一批核心技术的开拓者、交叉领域的探索者和集成电路产业的领军者,我们必须通过教育,激发青年人深厚的家国情怀以及报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一名土生土长、完全由我国自主培养的科研工作者,张卫从本科一直到博士后的学业都在国内完成。

他经常对学生说:“不要只满足于成为合格的工程师,更要立志成为中国微电子行业的领军人才。”20多年来,张卫培养了30多名博士和60多名硕士研究生。其中,很多已成为我国知名集成电路企业的技术骨干,还有些在大学教书育人。

“要让我们的学生走出校园,到产业界去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真正被工业界认可的创新人才。”平时,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张卫也格外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据预测,到2021年前后,我国在集成电路行业人才缺口约达26万。张卫认为,集成电路的发展壮大要依靠高质量人才,人才是产业创新的第一要素。去年,张卫牵头制定并完成了国内首个“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方案,并通过了专家论证正式实施。这将有利于聚集力量实现产教融合,牵引集成电路技术源头创新,加速学科发展,促进集成电路领域人才的高质量培养,为未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和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创新发展打造人才的蓄水池。

12-02 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