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走过怎样的崛起之路-LMLPHP

“30多年前,我们脚下这条路就叫烂泥渡路,30年后,这里崛起了陆家嘴金融城的一座座重要标志,也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标杆。30多年前,陆家嘴地区的居民只有不到5万人,今天,仅从业者就达到50万……”2020年恰逢上海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节点之年,两卷本纪实报告《奋斗与梦想——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叙事(1978-2020)》面世,入选今年上海市“建党百年”“全面小康”主题首批重点文艺创作项目,全景式展现40多年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波澜壮阔的崛起之路,该书作者谢卫群如是感慨。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承载国家战略使命,如何发挥自身百年金融底蕴?今天在陆家嘴上海中心举办的专家座谈会上,来自出版界和金融界的专业人士齐聚,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表示,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这套书将不断打磨更新修订版,为时代留下精彩足迹。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走过怎样的崛起之路-LMLPHP

全书历时三年多采写而成,人民日报高级记者谢卫群通过对大量亲历者的采访,挖掘众多不曾为人所知的幕后故事,“这本书跨度42年,但不是编年史。这是一本以记者视角采写的年代叙事,勾勒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大致历程,相信读者读完全书后,会感受到历史的波澜壮阔与起伏。”

一组数据来说话——42年前,改革开放开始时的1978年,中国的金融十分单一、单薄,甚至都称不上是一个行业。1978年中国GDP只有3600多亿元,中国经济总量只占全球的1.8%;2019年,中国GDP达到99万亿元,保持全球第二位,经济总量已经占到全球的16.3%。42年前,上海的金融业在世界名不见经传,而至2020年9月,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28)显示,上海已位居全球金融中心第三位,仅次于纽约、伦敦,超过东京,首次跻身全球三甲,与中国经济地位正日益匹配。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走过怎样的崛起之路-LMLPHP

“这是第一部完整书写以上海为重镇,中国金融外汇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蜕变历程的作品。”恰如该书策划者之一、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董事长郑杨所说,站在上海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节点之年,要进一步扩大金融开放,形成向全球金融市场开放的“上海中心”,同时进一步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产业机制,促进产业实体与金融循环。更重要的是,要强化科技创新与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重点加强对“卡脖子”技术、理论的突破,构建支持创新创业的营商环境,打造科技龙头企业与金融巨头集聚的“世界明珠”。

策划筹备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一开始接下这个任务时,谢卫群觉得“不可能完成”,但随着采访深入,她感到“不是在写书,而是在记录一个时代,记录一群人的奋斗……这是一个不断自我突破的过程,也是不断向前的动态过程。未来,还会有更精彩的篇章等待更多时代记录者的书写。”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走过怎样的崛起之路-LMLPHP

上海作协党组书记王伟谈到,全书结合了专家的视角、记者的视野、文学的笔力,生动反映历史的细节,能让人们感受到历史脉搏的跳动,为书写上海尤其是现实题材的纪实文学创作,提供了启发。

经济兴,金融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与兴起不是凭空发生的,是42年来,中国不断改革开放,坚定执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而带动的。“如果没有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便没有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从小到大。”比如,书中举例写到,资本市场是金融中心的核心。直到1990年12月19日,新中国才有了资本市场——上海证券交易所,这比西方资本市场的建立晚了200多年,比英美成熟资本市场晚了半个多世纪。刚起步的上交所,只有8只股票,人称“老八股”,持续了多年。可是,短短的29年后,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股票成交额、融资额都进入了世界的前几位,上海证券交易所已成为世界交易所协会的主席单位。不只股票市场,上海的货币市场、商品期货市场、黄金现货的交易规模等都位居世界前列。而这正是上海多年来崛起的生动缩影。

题图:袁婧 摄 出版方

12-02 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