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1号
1969年10月,包括刘洁清、龚徐洲、程文兆、叶正华、蔡祥都等人在内的29位“发电人员”来到位于四川乐山夹江县、对外号称“西南水电研究所”的909基地报到,被编入第12室。
“西南水电研究所”其实是中国潜艇核动力研究设计基地,云集着国内顶尖核专家和科研人员。基地占地十多平方公里,一座不冒烟的120米高烟囱直冲云霄,四面环山,林木高耸密集,外面的视线被挡得严严实实。
近50年后,刘洁清、龚徐洲等向笔者回忆了当年中国首艘核潜艇下水前后一段尘封往事。
神秘基地
1969年6月的一天,驻扎在浙江大榭岛的南海舰队32潜艇支队中,20岁的信号兵刘洁清突然被艇长召见。刚参军半年的他忐忑不安地去了艇部,被告知海军来了调令,要调他到青岛,至于做什么,艇长也说不知道。
就这样,包括刘洁清在内,从海军三个舰队的四个潜艇支队(北海舰队第2和第12潜艇支队,南海舰队32潜艇支队、东海舰队22潜艇支队)以及一个护卫舰大队挑选的36名业务尖子集结到了青岛。他们对外称为“09小分队”,由五号码头常规潜艇部队代管,只知道将要参与“09工程”建设,并不知道具体任务。几天后,海军装备部部长侯向之才正式宣布,“09工程”就是搞核潜艇。侯向之说:“这是毛主席指示的工程。‘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毛主席这个指示需要你们来完成。”
那时,潜艇兵文化程度相对较高,是一个颇有优越感的兵种。为了去掉“骄娇二气”,36人被送到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镇栲栳岛,参与09基地(核潜艇基地)建设,和工兵一起打炮眼扛石头。当年9月,36人按照各自专业,被派往全国相关研究部门和工厂实习,其中的29名核动力专业人员进入四川落山县夹江的909基地。此时,核潜艇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进入安装和调试阶段。
那时,当地关于这个神秘基地的谣言四起,村民们成群结队来观看。基地便在核潜艇车间外围盖了一些楼房,让它的外观更像一座工厂。用于通风排气的大烟囱从不冒烟,里面可以跑汽车,令当地人大惑不解。村支部书记来问基地是干什么的,研究所的领导说是做半导体的,并应这位书记要求送了村子两台半导体收音机。结果一传十十传百,十里八乡都来要,研究所应接不暇,还买过当时最好的熊猫牌半导体收音机,100块钱一台。
实操演练
彭士禄是核潜艇动力反应堆总设计师,李一传是总校对师,核潜艇动力反应堆的所有图纸都有两人的签字。每天,彭士禄、李一传等国内专家和二机部的技术人员在小会议室里给29人讲授核物理、热工水力、高等数学、化学、电子学、辐射防护等几十门学科,课后再实操、模拟演练。
平时,总能在工地看到彭士禄穿着工作服的忙碌身影。李一传因病摘除一个肾,每到一地都会说:“这是我的最后一站,可能走不出去了。”1972年,核潜艇到大连小平岛试航,一次从海上返航后,李一传躺在招待所的床上说:“我可能要留在小平岛了。”当夜,他因心梗急性发作离世。
核潜艇技术复杂,29人中除龚徐洲和王伟荣两个高中生外,其他都是初中文化,对他们来说,这些刻蜡板油印的教科书和辅导资料如同天书,早上一起床,枕巾上全是因焦虑掉落的头发。
“台上教员讲得一身汗,台下官兵听得汗一身。”教员们绞尽脑汁,试图将深奥的专业术语讲得通俗易懂,比如把原子核的核裂变比作电影散场后奔向四面八方的人流。理论学了三个月之后,开始学习安装、调试、运行等各个环节。在参与试验演练时,剂量员刘洁清曾经三天三夜不休息,盯着测量反应堆的放射性变化和压力变化。要知道反应堆一旦管道破裂,力量比子弹还要厉害,能穿透五厘米厚的钢板。
一年后,实习人员全部合格,无一人掉队。多数人的体重都掉了一二十斤。1970年10月,全体人员从全国各实习点赶回葫芦岛造船厂集中,准备接艇试航。
下水试验
1970年12月26日,在毛泽东77周岁生日这天,中国第一艘鱼雷攻击型核潜艇下水。几十台小车联合载着核潜艇,沿着铁轨从葫芦岛造船厂的大厂房开到船台,再运到船坞的一个特大浮箱上,最后将浮箱灌满水沉下去,装满水的船坞稳稳地托起了核潜艇。这艘09 1型攻击核潜艇(暂名“1701号”),是中国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独立设计建造的,所有零部件均为国产。潜艇拥有编制108人,艇员、科研人员、造船厂工人等共计400余人参与试航。
下海之前,提前在陆上进行了一些试验。舱段军士长郭富群带领几个战士进行核潜艇内空气调节系统和有害气体燃烧系统的效果试验。他们住进模拟核潜艇环境的密封房间,在里面生活了一个月。密封房间环境十分恶劣,为了得出准确结果,必须和外界大气完全隔绝,送饭都要经过两道密闭门。
不久后,郭富群又带领战士们去上海,在海军科研六所做深潜耐压试验。这项试验极为痛苦,战士们进入密封空间内后,外面用压缩机往里加压。随着压力升高,他们头晕目眩,但都坚持到了最后。战士于忠文的耳膜被撕裂,终身致残。
启动试航
1971年8月17日,周恩来亲自批准核潜艇启动试航。23日下午5点,核潜艇在拖轮的牵动下,徐徐离开码头,驶进渤海湾,扫雷舰、猎潜舰、打捞救生船、拖船等组成的编队为其护航。当时,核潜艇对中国是一片空白,第一艘核潜艇面临200多项试验,发生重大事故堪比空难,很可能无人生还。此前,世界上已发生过多起核潜艇事故,死伤极为惨重。
一次,出海试航战前动员,政委崔桂江说:“大伙儿都不要害怕,我们有祖国的强大后盾,303医院把床位都给我们准备好了!”一位军士长接茬说:“火葬场也准备好了。”
1972年上半年的一天,长达97米的核潜艇在渤海湾做下潜试验,在水下高速航行时升降舵突然失灵,造成船体大纵倾。眼看还有三米就要撞到70多米深的海底,千钧一发之际,艇长杨玺、水手长张琳迅速反应过来,几人果断手工操作,将近5000吨重的潜艇成功拉回,跳出水面近两米。这是一种99%会艇毁人亡的状况。整个排险以秒计时,犹豫一秒钟,核潜艇一旦触底,艇内正在运行的设备就会脱离船体,管道爆裂,上千度的高压蒸汽涌出,艇内所有人会瞬间变成“拆骨肉”。
试航中,类似的险情实在不胜枚举。在龚徐洲看来,这些惊心动魄的场景不比抗震救灾逊色,但出于保密原因从未见诸报端,更没有机会立功授奖了。
遵照周恩来关于试验“分阶段”进行的指示,从1971年开始,到1974年交艇,核潜艇分三个阶段出海26次:进行各种试验近200项,反应堆运行数千小时,主机运行数百小时,累计航程6000多海里,在各项试验中获取千万个技术数据,完成了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试验试航任务,初步制定了第一部《核潜艇训练大纲》。
1974年8月1日上午10时许,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交艇命名仪式在渤海湾畔举行,海军司令员萧劲光宣读中央军委命令:现决定,将该艇命名为“长征1号”,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至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摘编自《中国新闻周刊》2018年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