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沪上出版界“老船长”,《中国新文学大系》第六辑即将启动-LMLPHP

“从前辈丁老身上,我看到一个出版人的本色和一个读书人的本色。他是出版界老一辈德高望重的代表,但比起一大群人当中振臂一呼的旗手,他更像一条大船上稳稳默默掌舵的老船长。因有老丁在,我们这条船上的人都感到踏实安全。”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阚宁辉口中的“老船长”丁景唐,2017年底在沪去世。这份缅怀与纪念,延续到纪念丁景唐先生100周年诞辰暨《丁景唐传:播种者的足迹》新书发布会现场。

来自学术界和新闻出版界的多位专家围谈丁景唐的人生际遇、革命信念和精神遗产,尤其是他在主持上海文艺出版社工作期间的优良工作作风和精品出版理念。其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正是丁景唐主持影印汇集赵家璧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第一个十年的10卷本,并接棒编纂《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这一重大出版工程。此后该大系以五辑100卷的容量,全面展示20世纪中国新文学的优秀成果。令人欣慰的是,世纪出版集团将于明年启动大系第六辑,“把老丁心心念念最关心的文学和出版事业,在我们后辈这里进一步传扬。”阚宁辉说。

追忆沪上出版界“老船长”,《中国新文学大系》第六辑即将启动-LMLPHP

“常有人问我,写出版界风云的长篇小说《风眼》里,那位老社长是不是丁景唐?小说怎么可能完全写实呢,故事可以编,如果《风眼》里的老社长有一点点老丁影子,正是他传递给我的那种精神。”上海文艺出版社原社长、市新闻出版局原局长、作家孙颙,用“清流”来形容丁老,“他就是一个很有修养的、不求名利的淡泊老知识分子。但在关键的时候,他有担当,有智慧。”

丁景唐一生笔耕不辍,践行着学者与出版人的“双面人生”。年轻时他留意左联史料,搜集鲁迅、瞿秋白著作甚勤,后主事影印革命期刊,惠泽后人,他面对星星点点的史实,钩稽史料,著有《瞿秋白研究文选》《鲁迅和瞿秋白合作的杂文及其他》《学习鲁迅作品的札记》《诗人殷夫的生平及其作品》等。作为出版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策划影印创造社和“左联”“文总”时代的文艺刊物共四五十种;新时期以来,又主持影印《语丝》《光明》等刊物,由瞿秋白编选并作长序的《鲁迅杂感选集》等。

追忆沪上出版界“老船长”,《中国新文学大系》第六辑即将启动-LMLPHP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图书馆馆长陈思和评价,无论是做出版,做学术,还是为人,丁先生都对后人留下非常重要的影响。资深编辑修晓林曾与丁景唐共事多年,感恩丁老对年轻人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提携,“那是种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殷切关心,谆谆教诲。丁先生学养深厚,对文字非常讲究,考证严密,出版界有句话,书比人长寿。老丁跟我讲过,文字胜于金石,文字永远留下来。”

追忆沪上出版界“老船长”,《中国新文学大系》第六辑即将启动-LMLPHP

《丁景唐传:播种者的足迹》同期首发,该书作者丁言昭正是丁景唐之女,“我不敢打包票,是不是把爸爸的形象完整立体地写下来,但应该能做到80%。”

全书多采自丁景唐本人回忆记录以及作者在传主身边的亲身经历,以丁景唐工作和交游为主线,串联起20多位重要历史人物,如巴金、茅盾、郭沫若、夏衍、施蛰存、萧军、赵丹、陈鲤庭、关紫兰、袁雪芬等,以独特视角刻画了丁景唐与名家交往的真情实感,细节真实可信,为读者留下让人难以忘怀的故事,充分反映当时的社会历史风貌,其中有些记录或可丰富与补充相关史料史实。

“自馆刊创刊起丁景唐便担任顾问,并多次撰写文章,还参与拍摄口述史,为出版界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作为主办方之一,上海韬奋纪念馆(新闻出版博物馆)与丁景唐渊源颇深,韬奋纪念馆馆长赵书雷追忆道,丁景唐生前关心支持新闻出版博物馆筹建工作,还将珍藏的国人编纂第一部大型英汉双解字典——商务印书馆1902版《商务书馆华英音韵字典集成》等书籍、1960年1-26期合订本《展望》等期刊、完好保存的《小学生文库》专柜,以及一些老照片等悉数无偿捐赠。

图片:出版方供图

12-03 11:37